回顧上篇:【黃安森旅行日記】彰南中三線三日 - 日月潭公路 Day3:埔里/早上9點30分 收抬起行李,穿好裝備,即將開始三線三日行中最後一天的行程。與民宿負責人道別,並詢問推薦的早餐店後,隨即前往。 根本是一騎上車就抵達的距離...這間名為「鹹油條」的早餐店,從外表來看很不起眼。
回顧上篇:【黃安森旅行日記】彰南中三線三日 - 139縣道 隔天一早,開始想辦法處理這個爆胎問題。正常來說換內胎10分鐘內可以解決,不過因為昨晚硬騎的關係,輪胎內吸入了各種落葉塵土後塞好塞滿,即使用了挖胎棒仍完全無法拔起... 自己用了老半天,加上大方的同事ED合力下,終於把內胎抽了出來!!用水沖洗輪框後換上新的內胎,終於大功告成!!阿哩啊哆ED兄...
如果你想來趟2、3日的單車小旅行,可以處處騎乘在公路美景上,路上不乏景點、具備挑戰性質,但難度不至於太高的路線,那這次的文章就是要介紹這樣的行程!這次的3天2夜單車遊,正是為了初、中級騎士所規劃的旅行路線! 平均單日50公里的路程,平常稍有運動的車友都可以負擔,且3日都有爬坡路線,也不至於讓中階騎士感到無聊;最重要的是,3日都包含經典的公路路線,分別是139縣道、日月潭公
FILA戶外運動服飾具有高機能性,透氣、排汗效果 除了騎車,其實我們還可以尋找更多不同的戶外運動樂趣,先不談到登山重裝的高難度以及計畫,台灣還有很多小山等著我們去發掘不同的美,健行步道、登山道其實都很容易就可以達成,只要注意安全、不要輕忽路程大多可以順利克服那些A級山以下的步道,甚至是挑戰A級百岳。 自行車車友都熟悉的武嶺,它旁邊就有一座簡單容易的路線,我們可以
能高瀑布位於台灣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支流塔羅灣溪上游,海拔約2800公尺,落差逾200公尺,為台灣高海拔瀑布之一。能高越嶺道由屯原(西段入口)進入後,一路與塔羅灣溪平行前進,過雲海保線所後,兩旁山勢愈來愈高聳,溪澗不再平伏流動,終而轉為壁立垂流,形成瀑布景觀。於能高越嶺道上可見瀑布分三層於巍峨的高山上落下,故稱為「三疊瀑布」。 日治時期,由於水瀑自中段分為兩道水流,猶如夫妻並肩而立
鋒面帶來微涼的溫度,驅走了夏末的一身暑氣,星期天的早晨,我們騎著單車,來到駁二鐵道文化園區集結,興致勃勃啟動十一月的第一天。 週末的早晨,有這麼多車友跟我們一起早起 毛小孩也來湊熱鬧 端詳著彼此的愛車,時而討論、時而研究,或許是因為興趣相投,車友之間的對談,不見初見面的生澀,因為,愛車就是彼此最好的話題。往輪渡站方向前行的我們,一行人魚貫搭上渡輪,目標,是離岸不遠
忙碌一整年,南征北討的自行車賽季也進入尾聲,隨著天氣轉涼,南來北往的狂熱份子,對單車的熱情不見冷卻,而是轉而與城市的雙輪使用者合體,享受純粹慢騎帶來的悠閒。今天我們換上小折,來到中興大學的校園周邊,體驗屬於單車族的主題小旅行! 穿越興大二村蜿蜒的巷弄,這裡是單車族才知道的貓巷 黑板樹打造的綠蔭車道,屬環市休閒自行車道的一環 開啓一日單車小旅行,從大門口出發的
秋風吹拂著旅行的心,台北湛藍的天空下,金黃的阿勃勒成片綻放,讓人不相信已入秋,這種南國的景致,一定讓許多北方來的移民讚嘆許久,漸漸的,移民或落地生根、或再隨風飄揚,驀然回首,那曾經的讚嘆號竟轉化成了南國的鄉愁。 循著先民的軌跡去旅行,尋常的街景有了歷史的溫度,閱騎者的座標多了時間的維度,老圍牆的石材彷
台語經典老歌「月夜愁」,唱出了1930年代台灣新興的自由戀愛風氣,也唱出了當時台北的風景。我們循著歌詞與老照片,騎訪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台北,看這個盆地如何從300年前的台北湖演變成萬丈高樓,看兩位清廷大臣的鬥爭如何讓台灣南北反轉。也要還原艋舺激烈械鬥的現場,看它如何造成台北經濟中心的轉移。當然,不能錯過台北建城的點滴,還有隨處可見的日治和風。 兩百多年的
打開台中市的地圖,放眼望去,東行太平、國姓的路線,挑戰136的傳說,西有夜騎經常造訪的中科水塔、都會公園,南屬望高寮、藍色公路最多車友聚集,北邊大坑風景區有數不盡的山間小徑可以串聯,這些路線,想必中台灣的車友們已經耳熟能詳。 這回,單車時代的觸角要一路向南,介紹中台灣車友一條既有平路、也有爬坡的路線,我們從文心南路的OK便利商店出發,目標是彰化芬園鄉的極陡坡“挑水古道”,雖然跨越彰化,進入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offset: 0
Filename: tag/tag_document.php
Line Number: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