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http://blog.xuite.net/yean0243/blog/330735880 在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中,栽種稻米成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生活主食之一,因此隨處都能見到水稻田。除了平原外,在高低落差的丘陵地也發展了梯田的耕作模式,來應付山區或是海邊的地形,以致於稻田的分佈範圍更廣,所以在北部的三芝及石門的山區為了因應環境地形的因素,造就了許多的梯田景觀,此次的旅行就是
幸福原味 - 鹿野、延平 吃飽飽了,用力騎上鹿野高台吧!從上鹿寮逐漸爬升,過了茶葉展示中心後,綠草如茵,天寬地闊,大片的草坡占滿整個視界,登上眺望台,整個高台與卑南溪谷盡入眼簾。 回顧上篇:【Eric的單車日記】東台灣貼地飛行 - 騎閱台東(上) 我們騎到高台最南端,馬路旁就是飛行傘的起跳點,這裡擁有與飛行傘同樣的寬廣視野,龍田村棋盤狀的鄉野景致盡在腳下,東
黃金稻浪、繽紛花海、壯麗海灣、筆直峽谷、綠活山坡、清泉溪流、粗獷越野、原鄉人文、和風遺跡等,花東的單車旅行是如此的豐富多樣,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路線,但須應變各種可能的路況。就如人生,我們也可以自由的選擇航行的方向,但要坦然接受各種可能的境遇。即使無法選擇命運,但能決定面對的態度與處理的方法。就像旅行,所有的境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用心相待,就能看見旅行
位於台中大坑風景區,除了車友們熟知的「心之芳庭」和「中正露營區」外,還有2條挑戰型路線,適合嚮往爬坡的你/妳,分別為「七磘產業道路」與鄰近的「四方太子宮」。為區隔東山路的觀光車潮,建議車友從太原路出發,才能在飆汗之餘,享受雙輪客獨有的靜謐。跟上勇腳楊嘉宏的車尾燈,我們出發囉! 太原路直駛到底,爬坡段的路幅逐漸縮減 調整節奏,開始迎接爬坡的暖身段 出發不久,會
台灣地理環境獨特,四面環海,又有高山峻嶺,想要在旅行中同時欣賞到山與海的景色並不是一件難事,位在東北角地區的海岸屬於岩岸地形,各種奇岩怪石的海蝕地形常可見到,沿岸更有不少的美麗小漁港可探尋人文足跡。而從濱海可連接山路抵達昔日產礦的山城小鎮,像瑞芳九份、金瓜石就保有舊時期礦坑的文化歷史,又是許多外國觀光客必遊的熱門景點。 這次單車旅行選擇從雙溪出
黑金秘境 過猴硐里活動中心後,左方有一條直行的小路,通往復興坑,判斷是原來的運煤軌道所改建的。路旁的屋舍未經整修,還保留著煤鄉的原汁原味。我帶車友來過多次,從來沒有遇過遊客,只遇過一兩位當地的居民,可說是近在咫尺的秘境。 回顧上篇:【Eric單車日記】戀戀風塵 看見黑金歲月(上) 過工寮群後有一座隧道,雖然有路燈
煙花三月 春深雨後 流水浮雲 空山輕騎 青苔黑瓦 悠悠鐵道 無言山丘 歲月朦朧 春天是旅行的季節,背起你的單車,加入閱讀台灣的行列,40分鐘後就可以滑向黑金風情的戀戀山城,呼吸著清新又帶點甜味的空氣,品嚐那屬於山林的和諧,再輕快地踩進奇石聳立的鄉道中,聆聽溪流與蟬鳴的協奏曲,享受屬於天空的自由。 多元又
坪林,一個以茶為產業位在台北近郊的小鄉村,自從雪隧開通後,少了許多的觀光人潮,卻也還給它更多的原始風貌。 在翡翠水庫源頭的優質水源下,夏季成為許多遊客戲水露營的選擇,而雲霧繚繞的環境下更是適合茶葉的生長,地方單位因應這裏的好山好水下,開發了一條親水自行車道,我認為夏季來或許會感到有些熱,其它時節造訪卻是相當適合的,前半段的路程很適合一般人騎乘,後半段的山路則適合是騎不過癮的人來挑戰
台16線-往集集或是水里的朋友,應該對這條公路不陌生。但是從名間到水里段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路段,後半段卻鮮少探索,今天就從起點「名間」到終點「合流坪」完整地走一趟吧! 今天寒流來襲,稍有涼意,天空一片霧濛濛,能見度不高。天氣雖然不是很好,但還是選擇繼續前進,經過集集和水里後,就要開始爬坡了。
回顧上篇:當都蘭的風 飄越德高老斷層(上) 泰源幽谷 登仙橋後是峽谷最迫近的地方,小地名登仙峽,長約800公尺的登仙峽猶如一道天然的關卡,入關後豁然開朗,宛如進入了桃花源。這是一座隱藏在海岸中的盆地,泰源盆地全長約25公里,最寬處約8公里,位於海岸山脈的南段,介於花蓮富里與台東東河之間。盆地的東北側是麻荖漏山、德高老山、都歷山構成的麻荖漏山列,東南側是大馬武窟山、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