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家宏 從很久以前就聽過有個骨科教授講過一句話,「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到底爬山、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這些活動會不會傷膝蓋?這個疑惑已經變成骨科診間就醫民眾的熱門問題。 事實上,從來都沒有研究報告和科學證據顯示爬山會傷膝蓋,甚至也沒有證據支持跑步或騎腳踏車和早期膝關節退化有任何關係,完全是一種傳言,卻讓部分民眾與醫師會因為運動後痠痛而放棄各式各樣的運動。但是,缺乏運動恐造
不管是肩頸上背痛,還是下背痛、大小腿後側緊繃,要是在家可以隨時按摩,那該有多好?可是按摩椅比較吃空間;震動槍自己拿有點累,有些角度又會不順手,無法自己按到想按的位置。近來有廠商推出了震動按摩球,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優缺點吧! 其實一直以來,復健科醫師都很喜歡在診間教導病人使用網球來做自我放鬆按摩。主要原因包括了便宜、方便、不佔空間、病人操作方便。尤其針對肌筋膜疼痛症的病人,以網球在特
相信各位車友對昇陽自行車隊領隊,人稱大師兄的周曉麟並不陌生。當我們向大師兄請教關於爬坡的問題時,他首先這麼說到「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別人把我設定成爬坡型選手,因為我個人喜歡騎車主要是喜歡公路賽,而爬坡只是公路賽的其中一環。」看得出大師兄對騎車得熱愛程度,更看得出他把熱愛的事情發展成屬於自己的專業。 不過話雖如此,大師兄還是很樂意向我們傳授他多年的經驗與爬坡攻略!以下單車時代將透過Q&A
新聞來源:康健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3432) 「門診時建議下背痛病人適合的運動,游泳是個不錯的選項,因為水中的浮力與阻力,可以訓練核心肌群又可以減輕背部負擔,例如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下背痛,游泳可以緩解。但如果下背痛的狀況較嚴重,有壓迫神經的可能,有些游泳姿勢可能要小心。」 脊椎是由頸椎
「平衡感」這項基本功的訓練經常被我們忽略,它看似基礎,卻十分重要,即便是職業級的車隊在其訓練課表中也會納入平衡感的訓練,為的是幫助選手在變化多端的集團中能有效應對突發狀況。而作為初學者的你若能掌握這項基礎技能,它能使你騎乘更為平穩、自信,進一步幫助你在面對複雜路況(例如:一般道路、路面不平)時更加安全。 在開始練習前,你必須先確定騎姿設定是否正確,把手的前伸量必須適當,不宜太遠,同時建議練習
對於公路車老鳥以及嚮往俯衝快感的追風騎士來說,「下坡」是好一段痛苦爬升後迎來的獎勵,然而,若是新手,或許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對於技術尚未純熟的公路車新手,下坡時若未掌握好技巧與速度,其實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不慎的話還可能連人帶車慘摔出去。因此,如果你也想享受迎風奔馳的快感,首先你得克服恐懼、提升自信,接著掌握以下要點。 下坡時如何正確煞車? 公路車的制動系統分為前煞與後煞,前煞主要用來
原文網址: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3463 作者 / 王馨世 身體每日的能量消耗包含哪些? 一個人每日的能量消耗與體重有關,體重越重能量的消耗就越多,但無論體重多重,身體的全部能量消耗都包括3部分: 1. 基礎能量消耗:佔全部能量消耗的70%,用於維持細胞及器官的正常功能,即使完全不
在完成一場艱困充實的騎行,或徹底達成訓練目標後,你會以哪些方式恢復呢?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理想的飲食補充,以及到位的肌肉按摩、伸展。的確,這些都是最觸手可及的恢復手段,而如果稍微深入一點,對職業選手行程的略知一二的車友,可能會安排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恢復方法—冷療及熱療,我們邀請到台中學善物理治療所—高巧宜治療師,和我們來聊一聊這兩者有何不同。 冰涼舒適 冷療 高治療師表示,綜合近幾年
對公路車零配件有研究的車友一定知道許多輪組動輒近十萬元,然而,他需要這麼多白花花的鈔票不是沒有原因,公路車輪組影響著騎乘感,對於專業自行車手來說一些細微處設計的不同或是重量的大小都得斤斤計較。那麼輪組到底有哪些種類呢?不同的騎乘型態所使用的輪組又有什麼差異呢? 輪組初探:構成部位解析 輪組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輪框、輻條與花穀。透過這三項元素的變化可以造就不同騎乘特性所需要的輪組,此外,
一台車要好看,需要包括細節的全方位打理,這樣說起來手把帶也是非常重要的配件之一啊!雖然說纏把帶對每位技師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但那可是長期累積才有的純熟技巧,事實上每位技師纏把帶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不是技師的我們,又要如何將把帶纏的漂亮又牢固呢?一起來學習以下的步驟。 首先要挑選一卷你自己喜歡又有質感的把帶,一方面手感要舒服,外觀也要順眼,而其實把帶後面的黏膠也是大有學問,先帶大家認識把帶與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offset: 0
Filename: tag/tag_document.php
Line Number: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