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CNN
U-bike正夯!不過你知道嗎?這股熱潮在全世界已行之有年;根據紐約交通和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統計,全球單車租賃系統的使用方式多與台灣相同,以使用的時間計價。
雖然這樣的租賃系統相當便於觀光客使用,不過也有部分國家僅限定當地發出的信用卡才能進行租借,多數城市持一般信用卡就能完成,享受這份城市雙輪的樂趣。
在600個城市當中,紐約交通和發展政策研究所選出了7個世界級的系統,它們擁有高市場滲透率和高基礎建設使用率,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是哪些城市入選吧:
延伸閱讀:世界前十大單車友好城市
一、巴塞隆納(西班牙)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10.8次,每千人使用67.9次
二、里昂(法國)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8.3次,每千人使用55.1次
三、墨西哥市(墨西哥)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5.5次,每千人使用158.2次
四、蒙特婁(加拿大)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6.8次,每千人使用113.8次
五、紐約(美國)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8.3次,每千人使用42.7次
六、巴黎(法國)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6.7次,每千人使用38.4次
七、里約熱內盧(巴西)

自行車平均每日使用6.9次,每千人使用44.2次
這些數據出自紐約交通和發展政策研究所近期發表的「租賃自行車建設指南」當中;該單位表示,自行車租賃系統解決不少城市通勤問題,包含交通混亂、空氣污染、通勤費用等,在協助通勤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方面也十分方便。
「很少通勤的創新理念可以和自行車一樣,擴散得如此迅速。」這樣的改變,全都發生在近10年之間,紐約交通和發展政策研究所並舉出系統成功的5大基礎要素:
一、租賃站密集與否?
二、單車數量是否充足?
三、系統的覆蓋範圍是否足夠?
四、單車是否實用、耐用,且吸引使用者?
五、租賃程序是否容易上手?
大眾自行車租賃系統的熱潮還在全球持續延燒,無論是從公部門發起(如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婁、台北市),或由非營利組織出發(如美國博爾德、丹佛、明尼亞波利斯、聖安東尼奧市),還是透過私人企業經營(如巴塞隆納、墨西哥市、紐約、巴黎、里約熱內盧),各種方式皆然。
大眾自行車租賃系統的熱潮還在全球持續延燒,無論是從公部門發起(如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婁、台北市),或由非營利組織出發(如美國博爾德、丹佛、明尼亞波利斯、聖安東尼奧市),還是透過私人企業經營(如巴塞隆納、墨西哥市、紐約、巴黎、里約熱內盧),各種方式皆然。

台北的微笑單車也名列CNN所列的城市之一
所有成功的系統,其價格構成都擁有鼓勵當地民眾短程使用的誘因,從商業的角度出發,讓公共自行車使用周轉率最大化。這項建設不僅對環境友善,也對使用者的健康有幫助,預計大眾自行車租賃系統將持續掀起熱潮!
你最喜歡哪個城市的單車呢?

小知識:早在1960年代,荷蘭阿姆斯特丹市議員Luud Schimmelpennink就提出構想,他們把收集來的數百輛單車全部漆成白色,建議利用2萬輛白色自行車;藉著使用完畢後,留給下一位騎士的構想,解決糾結的交通問題,並降低空氣污染的影響。
雖然當時議會否決了他的提案,不過在今天看來,這個計畫非常有前瞻性,近十年來,公共單車的理念也在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時至今日,有超過600個都市,提供超過70萬輛自行車給當地居民使用。
此外,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位於中國,又以杭州和上海2個城市為大宗。

杭州自行車租賃系統 (c) Bradley Schroe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