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保養經過基本清潔之後,最後的重要一環是「上油」。如果沒有「上油」,光是單純清潔表面之後的鏈條與大盤少了一層保護膜反而容易受損。 回顧鏈條教室: 達人的第一課:學習自我判斷 達人的第二課:正確的清潔步驟 上油的位置在鏈結之間,好比我們人的關節間需要有充足的膠質,避免老化後容易骨折等等。相對來說,鏈條也是一樣,Dr Chian建議大家,上油,必須上到鏈條
鐵人精神,就是獨立完成的精神。對鐵人來說,在賽事過程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接受旁人的補給、協助;而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克服。 在游泳、騎車、跑步三項運動中,騎車由於必須倚賴自行車,是最容易發生器械故障的項目,當騎乘過程中遇到自行車故障或爆胎,具備基本維修能力的選手有機會過關,而完全沒有準備的選手,則只能選擇棄賽一途。在漂亮完賽之前,必得先順利完賽;這次的課程是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
協力報導:麥克森單車 懦夫救星爬坡系列不只要教你如何征服爬坡路段,挽救你對自行車的熱情,還要讓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不僅可以提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試著幫別人解決狀況。 獨自一人在野外遇到突發狀況要自行解決 這次要教各位的是在野外中,遇到車輛有狀況時該怎麼處理,很多人自行車騎久了,但是最基本的故障排除還不是很清楚,這樣如果獨自身在山區、野外就無法
保養鏈條的教室第一課率先由Dr. Chain指導騎乘者如何判斷鏈條磨損的狀況,學習標準檢查流程,預防鏈條斷裂、過度磨損的機會。 延伸閱讀:KMC Dr. Chain鏈條教室(一)保養的基礎概念 在本篇第二課中,將進入實際操作主題:「清潔」 清潔鏈條之前,建議各位先觀察車子目前的狀況。假設鏈條本身還留存著基本金屬的光澤度,表示它沾附髒
騎自行車的時候,遇上爬坡,愛車總會出現異音嗎?但又讓你遍尋不著問題在哪裡,只好開始懷疑東懷疑西。其實爬坡車子出現怪聲音,若從車身結構來分析,大致可從這幾點下手。 國際爬坡賽 ©flickr 座管和座墊 要測試是不是這個部份產生異音,最直接的方法就在爬坡時起來抽車,倘若聲音突然從有到無消失了,就大概可確定是座墊沒有鎖緊,或者座
為什麼必須養成固定保養鏈條的習慣呢?因為鏈條與騎乘安全息息相關,定期保養鏈條是確保在路上有穩定良好的操控性,也保證車子是在安全範圍內換檔、順暢行進。 保養鏈條步驟首要第一步為「檢查」,第二進入「清潔鏈條」,第三是「上油」。本篇先提醒車友「檢查」涵蓋的觀念,之後的篇章會仔細講解清潔鏈條的詳細步驟,以及上油的方式和注意事項。 在外騎車回到家,
在登山車的領域中,重度飛跳的下坡車自從誕生以來,一直是使用單盤設定搭配導鏈器。然而隨著後變的檔位越來越多,齒比涵蓋範圍越來越大,因此在XC賽場上也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的選手改裝成單盤系統。 單盤系統有甚麼優點呢?最直接的當然就是重量的減輕,少了一到兩片齒片、前變速器以及一邊的變速把手,至少可以減去250g~500g不等的重量。接下來是減少掉鏈機率的發生和更直覺的變速操作。當然,直接敗入整套SRA
台中迪卡儂首次對外舉辦講座:「鏈條達人 Dr. Chain知識講座」 由鏈條專家 KMC主辦的「鏈條達人 Dr. Chain知識講座」於2014年2月19日晚上 7點在台中迪卡儂大型連鎖運動用品量販店開課,現場專業講師傳授保養鏈條與飛輪的正確步驟,在一小時內的時間菁華式說明單車保養觀念,吸引超過 50名車友參與,現場還有一對夫妻全程筆記並踴躍發問,把握機會帶回原廠的正確保養
Never say never!曾經說過自己不會再繼續花錢在登山車上,沒想到自從重新開始讓13年老車MCM-Team吃土之後就破功了,口味越來越重也積極參加越來越多的登山車賽事,終究還是得入手新車才能兼顧騎乘樂趣以及比賽需求的用途。 29er雖然是早在80年代初期就被制定的規格,但一直到近五年才真正大放異彩,也許是材料科技的進步,解決了大直徑太重太軟的問
愛騎車的大家都想提升技能,變成表現優秀的單車人。其實心理作用也會對騎乘表現有明顯的影響。這就像是心理常影響生理一樣,壓力過大的人總會有種累贅感。 那麼,心理學的道理是怎麼說呢? 與大腦對話 Neuro-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