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企業最該關注哪幾項指標? 第一點,是悄悄升溫的通膨風險,在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延長石油減產政策之後,油價持續創下今年新高,同時間,美國汽車工會向三大車廠發起罷工,兩者恐使通膨再度升溫。 以巴衝突、罷工事件讓歐美通膨問題雪上加霜 為了壓抑通膨,Fed可能持續升息,讓整體經濟體承受更大壓力。儘管美國目前經濟看似有其韌性,但高利率環境,仍讓經濟壟罩衰退風險,企業還是得隨時調整
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幾年自行車產業遭遇了大起大落,在經歷了2023台中週後,我們也統整了不少廠商的意見,並且綜合自身觀點,整理出了近年來自行車產業的現況,包含:最主要的問題、問題發生的原因、近一兩年可能的現況以及解決方案。 從今年台中週看單車產業趨勢 自行車產業到底面臨什麼狀況? 原以為疫情結束,各行各業都會發生轉機,迎向經濟起飛。確實,如餐飲業、旅遊業等等,在疫情結束後,獲得了爆
電輔車、E-Bike、電動車,相信這幾個名詞車友們已經非常之熟悉,從2020年開始搭載著電機馬達的車款已在歐美成為流行,從都市通勤乃至於商業運輸都能看到其蹤影。而根據不同的需求也延伸出多種類的車款,山林競速的E-MTB;載貨運輸的E-Cargo;輕便通勤之選E-Tracking等如雨後春筍班相繼上市,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有效降低碳排放的特性更是成為大城市的主流。要說E-Bike是世界趨勢,這句話一
2023杭州亞運於10/8正式落幕,來自全亞洲頂尖運動好手聚集於杭州主場館進行為期16天的賽事。而台灣健將們靠著優異發揮在諸多項目中奪下獎牌,19面金牌、20面銀牌、28面銅牌,總計67面獎牌更是創下歷屆以來最佳的成績,其中更有不少項目,圍棋、橋牌、拳擊、籃球3對3等首次鍍金,展現了台灣那堅強的軟實力。 然而讓人為之惋惜的是,曾經作為獎牌庫的單車項目在本次賽事卻是一面獎牌難求,尤其場地賽團體
電動自行車仍然是未來自行車市場最重要的趨勢,且不僅局限於高端自行車,更延伸拓展至城市通勤、休閒車款,串聯你我的生活與工作。 此外,隨著環保議題熱議,零部件需具備高耐用性、更久的生命週期及更環保的生產方式,KMC順應市場著手布局,超前投入永續議題,用行動落實環保,讓綠色交通產業展現真正的綠金價值。 跨速別eGlide 當跨速別的傳動配套系統問世,KMC提供符合9到11速跨速
上海展為期四天,我們把十個館別走完,從整車、零配件、輪胎、電動車、國際品牌到童車,眼花撩亂、五花八門。雖然無法仔仔細細的逛每個攤位,但從展會中還是嗅出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市場訊息。 展會期間,開了幾場沉浸式的直播,用我們的視角走一些館別,車友很清楚的感受到,幾乎都是大陸當地品牌,且品項種類實在繁雜、末端售價也實在驚人,有時候都會在心裡默默感嘆幾回:在如此競爭的市場中,台灣業者真難生存啊....
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圓滿落幕,展會期間不乏看到各國買家與參展商熱烈討論新品開發的事宜,也分享目前的市場狀況。通過這次在展會上的觀察,放眼望去幾乎是與E-bike相關的產品,不得不承認電動時代已經降臨,除了帶來創新之外,台灣企業也面臨更多壓力與競爭。 在充斥著E-bike的展場中,首次參展的協創科技,利用自身聯盟的特色打響名號,引來不少業者駐足詢問。身為E-bike馬達的本土聯盟,協創展出
認真說E BIKE在這次的台北展可以說是重點中的重點,將展場地圖打開一看幾乎整個外圍都是E Bike相關成車與零配件,除了國內知名大廠外也有不少外商首次參與台北展的展出。因此,可以大聲的宣告,E Bike已經不只是趨勢而是整個世界的主流。 這次台北展幾乎都是E Bike的天下 上一集跟各位分享了特色E Bike成車與電機馬達,這集依舊為各位帶來最新的電輔車車款,包含知名大廠GIANT與
每年的台北展除了成車之外,另一個重頭戲就是零配件了。台灣有著頂級的製造工藝與研發團隊,在單車產業鏈裡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每年所推出的零配件都具有許多的黑科技,為單車的發展創下一個全新的里程碑。自行車王國這個稱號對於台灣來說在適合不過。 2023台北展為疫情解封後首次迎接國外買主的回流,因此各大品牌接拼盡全力的展示旗下最具特色的新品,其中又以零配件種類最為豐富且齊全。加上順應電動車的潮流,
過去一年電輔車已經成為趨勢,在每個展覽上所談的無不是E Bike相關話題。而如今E Bike更是成為主流,不單是走入彼此的生活中,更是成為各大品牌的主力產品之一。Porsche、哈雷、Toyota等知名品牌相繼投入,甚至連電子科技業等也毫不猶豫的要來分食這塊大餅,迫使不少傳統單車產業開始著手研發旗下的電輔車,頓時之間就這樣進入了E BiKe的戰國時代。 ©Toyota與Douze所共同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