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台北展)於3/22-3/25日盛大展開,巨大集團(Giant Group) 攜手旗下四大產品品牌GIANT、Liv、Momentum,以及CADEX重磅登場,多樣化的自行車產品與服務,以永續思維建構後疫情時代美好的自行車生活藍圖。 ©捷安特自行車 受疫情影響,環境永續成為全人類刻不容緩的議題,人們開始改變生活方式,更多人選擇自行車成為日常交通、運動健身的工具。
E Bikes 在這三年以來已成為全球的趨勢,尤其在經歷疫情的肆虐後,大眾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加上歐美對於永續環保意識的抬頭,電輔車的泛用性以及能兼顧運動的特色,使其一躍成為熱門的交通工具首選。正因如此,不只傳統自行車大廠開始投入電輔車的開發,甚至連汽車、電子科技業等也相繼來分一杯羹,這一兩年皆推出不少電動車款投入市場裡。 ©Cycling News 在今年的台北自行車展上完全能感受到自
E-bike可以說是自行車產業的未來發展重點,尤其在疫情之後,自行車成為了民眾運動與通勤的選擇,更實現了許多人騎乘的夢想。因應此發展趨勢,越來越多外進產業關注到E-bike的潛力,如汽車業、手工具業、電子業皆相繼投入E-bike行列,推出許多創新技術,想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透過今年的台北自行車展更能感受到「產業逐漸電子化」的趨勢,相較去年,E-bike區增加了40%的攤位,帶起了電機馬達
依稀記得2019年底,COVID-19開始快速蔓延,讓許多人重新思考疫情下的生活型態。像是健身房、運動中心等密閉空間都有著極高的染疫風險,單車就在疫情的浪潮中成為了許多消費者的首選。回首過去兩年,漫步在各城市的街道上,常看見E-bike穿梭自如;甚至出遊到郊區也能看見民眾騎著E-bike悠遊山林。 黃女士騎著BARRY閃電俠電輔車與先生一起環島,一圓年輕時的夢想 (照片經黃女士授權玩酷國
每年的3月對於台灣單車產業來說是個格外重要的一個月份,除了有國際型的大型賽事環台賽之外,就是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作為世界單車產業鏈最重要的一環,台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舉一動都將牽動著全球的單車產業發展。許多企業根據每年展會上的狀態,推敲出未來的產業趨勢,進而做出策略上的調整。因此台北自行車展不論是品牌端、代理商亦或是終端消費者在全球戰略的佈局上有著特殊的意義。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Taip
在不久之前,ZWIFT公告了一份內部備忘錄,內容主要為在3月底之前將裁員 80人,而這相當於其員工總數的 15%。根據官方所提供的消息指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最大的原因在於ZWIFT需要對其內部營銷組織進行全新的審視,根據整個市場的發展進行適當的調整。雖然裁員範圍遍及整個公司,但人力事業部和營銷業務等團隊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後者幾乎少了將近1/3的人員。 ©Cycling Weekly
知名跑車品牌保時捷在上週宣布已完全擁有來自克羅地亞電動自行車品牌Greyp所有股份,這樣的操作不外乎拓張版圖,勢必在不久的將來能在電動車的市場佔有一席之地。「Greyp在克羅埃西亞擁有非常強大且持續增長的影響力,我們的目標很遠大,否則,保時捷不會做這樣的決策。當然這將確保Greyp每一位員工都能有好的事業發展,並為克羅地亞帶來巨大價值」創始人Mate Rimac說 ©Greyp 自20
如果想在今年購入新車的朋友,那麼可以肯定的說你選對了時間。根據不少品牌與專業市場分析師的預測2023年將會是個「大甩賣」的時代,而且這樣的狀態似乎已經從歐美逐漸延燒至亞洲地區。對單車產業來說這已經是拓及全球的議題。 其中最為明顯的是Specialized對於旗下中低階款的車輛在價格上進行大幅度的調整,試圖讓零售端能緩解成本庫存的壓力。同樣的Pon集團針對Cannondales 2022相關車
在剛發布的第四季度報告中,Shimano自行車產品部門在去年度銷售額創下了全新的紀錄,總計5174億日元。 然而,儘管這數字比起去年同期增長 16.6%,但成長幅度卻還是降低了許多,2020至2021的成長幅度來到44.6%。同時該報告還對整體單車經濟進行預測,估計2023年的景氣將大幅下降,並且將持續一段時間。 Shimano Dura Ace Di2 R9200 仔細研究報告內容,
知名戶外運動配件品牌Thule Group第四季度淨銷售額相較去年下降10.6%,首席執行Magnus Welander在聲明稿中,將主要原因歸咎於零售商現階段庫存水位依舊居高不下,而隨著整體需求量下降,銷售額也跟著下降。其中自行車相關產品佔全年銷售額的 41%。根據官方的資訊指出,本季度淨銷售額為16.51億瑞典克朗(約為1.579 億美元),去年同期則為18.46億瑞典克朗,減少了將近2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