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現在的市場狀況,我想僵局會非常之適合。中低階的庫存過剩,高階車款卻是一車難求,導致上游工廠、供應商和零售商等從天堂跌至地獄,原以為好轉又再度面臨困境。而雪上加霜的是從黑色星五到現在的聖誕假期,降價促銷並未刺激消費者做出足夠消耗過剩庫存的消費。 Black Friday與聖誕節假期促銷活動,對整體銷售沒有大幅度的影響 根據NPD於12月7日發布的一份訊
台灣知名運動團體─張家班鐵人隊,由前自由車國手張勝凱攜手三位子女-張嘉家、張婷婷及張家豪,自2009年投入鐵人三項競賽屢獲佳績,甫於今年10月達成累積三百金團隊目標,為台灣鐵人運動締造卓越的里程碑。並與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自行車智能訓練台品牌XPEDO合作,於2022/12/23-2023/01/08展出「張家班鐵人300金特展」,展出張家班成軍14年,團隊攜手與共、勇敢逐夢的豐碩成果,也記錄近年
在不久之前巨大集團的一封票期展延通知,無疑是對整個產業投下一枚震撼彈,讓許多相關企業對即將到來2023年感到不樂觀。確實,有這樣的聲明擺著就是在向供應商們宣告:「未來的這幾個月狀況確實不太理想,不是不想恢復正常而是真的礙於大環境,只能另求他法」。而這樣的狀態將會持續多久?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樂觀一點大概2023 Q3有望回歸正常,悲觀的話持續個三到五年都有可能。但也正因為如此,這此時此刻更需要紮穩
來自美國知名的電動車品牌Rad Power Bikes繼兩次裁員之後,在聖誕節前夕又進行了一輪裁員,雖然沒有特別表示裁員的人數,但這家公司在4月與7月已經解雇了將近170名員工。「目前會這樣的操作主要還是為了維持整體營運順暢,細節的部分無法透露」Rad Power發言人在記者會聲明著。不過這並不是個案,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自行車和科技公司遭遇經營困難,好一點的就是放無薪假,慘一點就是直接大舉
轉眼間就來到2022歲末之際,回顧這一年對自行車產業來說就像是洗了三溫暖,從訂單滿載、產線全開到實施無薪假,讓不少見識過大風大浪的沙場老將們都直呼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景象,下一步究竟該往哪個方向走?沒有人能下定論,面對這樣多變的未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世界也掀起一股「永續」熱潮,為了因應烏俄戰爭所帶來的能源緊縮,歐盟甚至提早徵收碳關稅,意味著各大企業必須著手淨零排碳的相關政策,否則
臺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TBA)今(23)日召開第十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時改選理監事,由三百六十八家會員推選出廿七位理事及九位監事;桂盟董事長吳盈進則由現任理事長曾崧柱手中,接任第十一屆理事長。吳盈進加入公會多年,期間積極參與公會事務,關注推動自行車產業發展。 新任理事長吳盈進當選後也發表感言,致詞時除感謝大家對他的支持,更特別感謝TBA理事長曾崧柱、BAS理事長劉湧昌,對他在對未來
自行車產業近年在新冠疫情及氣候變遷的兩大全球議題下依然需求暢旺,202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至今已有750家企業、超過2800個攤位報名,展會商機可期。歡迎自行車產業的設計師、製造商與零售商於 2022 年 12 月 12 日前提交最新研發成果,角逐2023年台北國際自車出展創新設計獎的榮譽,掌握邊境穩健開放後的首次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我們期待更多國際參賽者共同成為亞洲最大的自行車展會中的注目焦點。
UCI 宣布,截至目前為止80個創始會員已承諾遵守其針對氣候的相關規範,作為以環保無法脫勾的自行車運動必須為環境踏出那關鍵的第一步。而通過簽署UCI 章程,聯合會、男子和女子 WorldTour 車隊以及 ASO、Flanders Classics 和 RCS Sport 等主要賽事組織者就必須按照歐盟所提供的標準來測量以及公告碳排放量,並研擬相對應的計畫來能源的浪費。 ©UCI 針對環境議
E Bike在這個能源危機以及追求環保的時代成為了大多人的選擇,尤其在疫情之後更是在歐美掀起一股電輔車的風潮。確實,他的出現完美的解決的交通堵塞以及空汙等議題,但其實電輔車還是有著不少問題,想要真正的成為追求永續的關鍵鑰匙就必須去克服。E bike品牌 Mokumono 的聯合創始人Tom給出了這樣的回答:「E Bike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們必須在結構與製造面上重新評估才能讓他成為真正解答。」
鏈動「騎」蹟,為愛永續!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攜手KMC小騎士安全營,將每年單車租借站汰換的車輛,重新整修再利用,今(14日)捐贈台南市安南區鎮海國小15台循環單車,為小校注入交通安全資源,更讓老舊單車擁有新的生命力。 ©鏈動「騎」蹟,為愛永續! 安南區鎮海國小近年來規劃「單車安全教育」,逐漸成為該校的特色教育課程,更與KMC 小騎士安全營合作,提升課程內容,今年也榮獲教育部全國交通安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