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自行車市場氛圍熱絡,尤其是歐洲各國的E-bike銷售量,普遍已經超越傳統自行車。但近期在疫情及原物料短缺的衝擊下,原看似受惠的自行車產業,事實上在供應鏈層面卻藏有許多隱憂。由自行車設備開發起家的旭東機械,在供應鏈持續震盪的狀況下,依然穩住船舵,不怕巨浪暗礁。 旭東機械成立於1979年,致力開發各種機械和自動化設備。40多年來,累積了許多專業技術及產業優勢。今天單車時代專訪旭東機
統達能源辦公室一隅 統達能源為統振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統振集團在董事長陳敦仁先生帶領下已經有41年的歷史,集團以貿易起家,陳董在看到能源的重要性和前景後,成立了電池事業部。隨著時序來到2008年,先後正式成立專門為能源的公司—達振能源及統達能源公司,從事3C電池模組到High power高功率電池模組設計開發製造。 統達公司隨著市場趨勢及應用,目標專攻電
報導協力:Bryton 台灣 Bryton群利科技的誕生 Bryton群利科技成立於2009年,一開始就鎖定戶外運動市場為目標,特別的是團隊成員多具備電子業經驗,更有許多人過去就從事GPS汽車導航研發,團隊從以前到現在所設計銷售的GPS產品達5千萬台,成績斐然,讓他們有足夠的實力推廣自行車運動市場。 群利科技執行長Samuel,接受單車時代專訪
報導協力、照片來源:昇陽自行車 ARGON 18在1999年於加拿大創立,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自行車品牌,也是環法一級車隊ASTANA的御用車款。創辦人Gervais Rioux在前陣子相當親切的來訪台灣,除了和記者暢談品牌目前的研發重點,也安排和台灣車友一同騎車,認真了解車友們的想法,旋風造訪寶島,卻也充實的分享心目中ARGON 18的現在與未來展望。 AR
報導協力:雙餘實業 提到台灣品牌BETO,對於他們旺盛且多元的研發能力,總是讓使用其產品的車友驚奇,因此好名聲也就不脛而走。而豐沛的研發設計能量,究竟是哪些人所完成的呢?從無到有的過程令人好奇,期間的研發甘苦,也讓小編聽來有趣,想不到小小的打氣嘴,竟看出了BETO品牌的核心價值,有哪些故事,就讓工程團隊與我們分享。 各款氣嘴排開,可看出研發團隊的長期投入
馳興是個非常新的本土品牌,專做專業保修區零配件和耗材,成立才一年多,就在美國有六個經銷商,大陸也有據點,能如此快速的打出一片好成績,全因為對產品和服務堅持。 馳興擴點地圖 專業性能 物超所值 CICLOVATION其實是兩個單字的結合,分別是「CICLO」和「VATION」,CICLO代表腳踏車,VATION意指I
過去幾乎沒有看到LEZYNE創辦人的專訪,也讓人不免好奇,這位先生究竟是何方神聖?直到詳閱了品牌草創的故事才發現,原來創辦人Micki Kozuschek曾經是三鐵職業選手,退役後曾打造truvativ品牌,並出售給SRAM公司。在此之後,他經歷了兩年多的退休生活。而LEZYNE的故事,要從他40歲說起。 LEZYNE品牌創辦人Micki Kozuschek
深耕產業近30年的能量累積,2016年初,DIZO以全新形象正式和車友們見面。區隔GRAMPUS的客製訴求,DIZO鎖定特色產項。導入自行車業外的想法,首波推出的漫威授權車,與電影搭配上映,率先在車友之間點燃話題。 搭配電影上映的熱潮,讓DIZO品牌第一年就闖出名號 英雄內戰不分軒輊 結合迪士尼設計團隊的想法,從大眾市場的觀點
由品牌駕馭市場,還是由市場掌控品牌?這,始終是設計團隊的難題。從最初原民文化的圖騰意象,到現在結合不同取向需求的設計,VOLANDO始終相信,中規中矩不見得是市場所趨。2013年,旗下知名的火神車架就是一例。 以火神(Ifrit)為名,挑動騎士熱血的靈魂 ©VOLANDO 「車架,本該是一台車的主軸。我必須要讓人家知道,這個車架是我們的!」懷抱著這樣
報導協力:太平洋自行車 林董認為,創新研發,為當今企業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我想要做創新,主導性、自主性的創新,我們有兩個工作要做。一個是做因應性的東西,第二個就是要創新,Proactive和Reactive要一起。事實上,太平洋自行車的經營模式就是如此,前12年我專心在學習,中間有12年花三分之一的時間找創意,最近的12年有三分之二在創新、三分之一在學習。最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