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協力:捷安特台中旗艦店 在外出帶車的產品中,攜車袋屬於價位最親民的,約在1千元上下,但幾乎沒什麼保護,有些又只能在國內使用,在省錢之餘需多加注意。而專用攜車袋或攜車箱,價位從5千元到2萬元以上都有,適合常出國,進行短天數或比賽的人。不同品牌的攜車產品特色略有差異,一起來看看小編所選的示範款式: 示範款式:Giant 超輕量攜車袋 捷安特的輕量
採訪協力:崇越單車台中店 續上篇文章提到 【座墊怎麼選?】男女有別 人體構造篇和【座墊怎麼選?】選對座墊展現騎乘持久力(上)後,此篇要教大家如何測量坐骨寬度,但由於每一家車店的測量方式不同,在此感謝台中崇越單車店世鑫老闆提供詳細解說。 這回要教大家在選購座墊時如何測量臀圍 ©SQlab. 選座墊最大差異性在於每個人的髖關節寬度不同,等同
大家都想要燃燒掉、討厭的脂肪需要靠運動,關鍵在於運動又分【無氧】與【有氧】運動,哪種才是對的選擇?又是誰點燃了想燒掉脂肪的慾望?首先脂肪是人體能量最佳的儲存槽,但並非只有吃高脂食品才會貯存脂肪,平常吃進的蛋白質和醣類食物同樣會轉換成脂肪。由於脂肪的燃燒是在肌肉中完成,因此只要在運動中把脂肪引進肌肉裡面消耗掉,食用適量的脂肪也沒關係。 關鍵在於運動又分【無氧】與【有氧】運動,哪種
採訪協力:台中崇越單車店 騎乘姿勢由臀部、手掌、腳底,這三個部位與自行車緊緊相扣,而這三處,又以臀部的角色最為吃重,它承擔身體大部份的重量,因此在長途騎乘中,屁股一旦開始覺得不舒服,很快地就會坐立難安,怎麼坐都難受,相對騎乘姿勢通通不正確。 騎乘姿勢由臀部、手掌、腳底,這三個地方與自行車緊緊相扣©Eli Christman 有研究報告指
文章名稱:過度訓練?小心感冒找上門 固定網址:https://www.mr-sport.com.tw/training-knowledge/overtraining-and-cold.html 回想起在運動員時期,常被虧中看不重用,現在想起來實在覺得冤枉啊!相信大家多少都有「運動員接受長期的訓練,應該是身強體壯、免疫力一流」的刻板印象,但殊不知訓練與人體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沒有我們所想
延續上篇【齒比面面觀】 超級壓縮盤行不行?(上)的話題,超級壓縮盤除了可以在齒域上取得相當大的優勢外,那麼在攻長坡時,這款新齒盤還有什麼特出之處呢?且讓我們繼續解析下去: 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最輕齒比50/34搭配11-34飛輪所得到的各齒比範圍如下: 以最輕齒比1:1的前提來搭配,那超級壓縮盤46/30可以配合的飛輪為11-30,而其各齒比範圍如下
在【齒比面面觀】 大盤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我們知道大盤齒比的演進雖然緩慢,但是以自行車驅動系統的構造來看,大盤只要在齒數上做點調整,對於整體的齒比變化卻是無比巨大。從早期的52/54到現行的標準盤53/39,再到52/36跟50/34這類被稱作壓縮盤的產品出來帶動風潮後,如今,在越野公路車吹起一陣超級壓縮盤的風氣,也即將襲擊現有的公路車市場。 為了應付超乎常理的大陡坡,或是抓地力極差
報導協力:CPS 上回我們了解了功率名詞,相信大家對功率訓練也有深一層的認識。那麼實際功率到底是如何測呢?就讓小編親身走一趟CPS,帶車友們一同了解。 延伸閱讀: 搞懂功率名詞 訓練方向更清晰 實際如何測功率呢?一起來看看 Hunter Allen曾在功率訓練課程說:FTP功率測試無法完成的原因是還沒具備應有的條件
在2018一年裡單車時代不斷收集知識,用最簡單的文字方式傳達給各位車友們,幫大家在疑問下解答,在今年即將畫下句點的同時,我們也整理出最受歡迎的知識篇,幫大家做個大回顧。 ► 盤點市售常見卡鞋 不同特性各有千秋 公路車運動專用的卡鞋,和其他運動穿的布鞋大有不同,卡鞋的鞋底堅硬,高檔的卡鞋更是以碳纖製作,廠商以公定的邵氏硬度作為依據,搭配自家的硬度指數分析,強調不同等級
進入冬季,是否很多朋友會感到疑惑?明明平常也有保持基本的生活習慣,早上起床卻往往感到疲倦不堪,爬不起床上班可是不行的!趕快來看看可以從哪些生活習慣著手改善。 冬季的疲勞感,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Flickr 規律運動 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證實,運動能讓身體產生更多的體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提倡,感到疲倦時,反而更該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