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協力:頂成有限公司 「鋼絲的張力越高越好嗎?」 「為什麼有的輪組,看起來造型特別不一樣?」 「登山車和公路車,分別需要幾支鋼絲呢?」 看完上一篇不過癮,和單車時代一起進入下篇,頂成有限公司經理許木成,繼續為我們解答關於鋼絲的10項小知識! 6. 鋼絲數的數量 取決於花鼓與輪圈的設計,一般公路車會採用前20、後24的配置,而登山
報導協力:頂成有限公司 鋼絲,又稱輻條,是構成輪組的三元素之一。 過去的報導多著重於輪組,但深究鋼絲的文章並不多,透過頂成有限公司經理許木成的說明,我們彙整出10項關於鋼絲的小知識,分做上、下兩篇,用深入淺出的圖文,帶大家深入其中! 1. 鋼絲的材質有幾種? 雖然名為鋼絲,但就材質來說,大致可分為「鐵、不鏽鋼、鈦合金、鋁合金與碳纖」等
報導協力:Amain T. 「你曾經遇過燒框嗎?」 與其稱之為燒框,更貼切的說法是“爆框” 是爆框 還是燒框? 透過材料上的改善,Amain T.惠生行總經理小虎觀察,其實現在兩岸的輪組品牌,已經鮮有燒框的問題。以往俗稱的燒框,指的是輪框表面的裂解,或碳纖布產生大面積的波浪紋,但車友遇到的狀況,則是因輪胎的壓力過高,造成
協力報導:運動狂人スポーツマン忘れない人生 愛騎單車的你,一定已經騎遍台灣的各個路線;每週2~3次的騎行,已經再也安排不出新路線、新玩法了嗎?近年來很夯的海外單車旅行,或許就是你的新選擇。 那,該如何準備你的第一次海外單車旅行? 北海道日高著名的Mt. APOI 在北海道騎車,山景、海景各成特色 單
報導協力:小樹自轉車 「怎麼做,才是最有效率的踩踏?」 在小樹的分析中,推、拖、拉、提,不見得能提升車手的輸出表現,刻意經營特定的動作,反而可能影響選手的踩踏效率。從Fitter的觀點說明踩踏,以下是小樹自轉車的說明。 一、下死點為什麼不拉 當我們踩踏的時候,踏板扮演了反作用力的角色,應提供車手適當的阻力。在踩踏效率最佳的位置(1點鐘
新聞來源:小樹自轉車 「計時車的設定原則為何?」 一般來說,計時賽的里程,都在50公里以內。與三鐵選手不同的是,自行車並沒有路跑項目,因此就是在短距離的賽段中精銳盡出,速度,是選手的唯一考量。 雖說使用的車款相仿,在設定與調整方面,三鐵與計時項目仍略有不同 坐高設定較公路車略低 值得一提的是,當身體盡可能
假如要選出環法車手的代表動作,坐上管無疑是名列前茅的一項。當然,大家除了欣賞比賽之餘,也不免會想實地操作,體驗一級車手高速下坡的快感。 「其實真的會比較快。」前職業車手黃信華與我們分享。 其實,坐上管這樣的騎姿,在賽場上已經行之有年,不過這種高難度動作,可不是說做就做。就選手來說,他們會選在長直的下坡地形,至少視線可以遠眺500公尺以外的
文章名稱:5個因為運動造成頭暈的現象 固定網址:http://www.mr-sport.com.tw/post/five-reason-why-exercise-dizzy.html 記得以前體力不足被教練狂操體能,後面幾趟衝刺幾乎是在頭昏想吐中度過;甚至曾在練大重量時,遇過幾次呼吸不順,差點昏倒在深蹲架前。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撐過的。
報導協力:Amain T. 定義爬坡輪組,以現今市場定位來說,其重量上限在1,400公克左右,框高會落在30mm以內,以無慣性、不拖泥帶水的騎乘感受,為大家熟知的主要特徵。繼上回探討爬坡輪組的選用攻略後,Amain T.惠生行總經理小虎繼續為我們深入說明的是,以輕量為號召的爬坡輪組,有哪些優、缺點值得探討? 爬坡輪組定位明確,輕量為其第一考量
報導協力:Amain T. 「你斷過鋼絲嗎?」 斷鋼絲的案例不在少數,而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車友們應該如何處置,日常時又該如何保養,相信會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邀請Amain T.惠生行總經理小虎為我們深入說明。 斷鋼絲的狀況,又以爬坡時最容易發生 ©自行車騎士協會/攝影:林建宏 為什麼會斷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