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個路線是讓你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去體驗,那麼我的首選肯定會是台東的台11線。在海風的吹拂下沿著框廣的道路上騎乘著,逃離濕冷的氣候盡情的享受冬天的陽光,聽著海浪拍打岸壁的聲音,吃著來自東河的肉包搭配著無敵海景堪稱人生一大享受。正因如此不少經典的單車賽事都將這段路納入賽程中,像是環花東365、花蓮太平洋盃等,而其中有一場比賽每年不只吸引各路菁英好手,更有著大批的車友們前往朝聖,沒錯就是即將在這
如果說阿拉神Julian Alaphilippe是今年運勢最差的一位選手,那麼羅帥Primož Roglič肯定會請他把這個頭銜分一些給自己,畢竟羅帥今年真的不怎麼好過,似乎整個賽季都在傷痛中度過,更悲劇的是外界有不少質疑他是否適合在繼續擔任Jumbo Visma得GC一職。但就他目前在社群平台上的狀態來看,他依舊保持了奪下三大賽冠軍的夢想。 ©Primoz Roglic Twitter
Davide Rebellin在Vicenza附近訓練時遭受卡車的撞擊,送醫之前確認宣告不治,享年 51 歲。跟據當地報紙Il Gazzettino報導,司機再發生車禍後並沒有立即停車,反而是逃逸現場,而現場除了Rebellin外也有不少民眾受到輕重傷,警方正在努力調查此事件並尋求追踪司機。 ©Velo News Rebellin最近在威尼托繞圈賽中結束了他漫長的職業生涯。在 1992
Mathieu Van der Poel這位聲名遠播的全能車手已經向所有要爭奪Cyclocross世界冠軍的對手發出挑戰,儘管他已經贏得了在Hulst舉辦的世界盃,但他對於自己的表現依舊不滿意,在賽後表示還沒有達到他理想中的水平。但綜觀整個賽事,你真的很難以想像什麼才是他口中所說的「理想中水平」,在溼滑的賽道上,經過無數次的碰撞並抓準每一個時刻強行的衝到隊伍前頭,把其他人遠遠甩在後面,連現任世界冠
睽違三年兩位世界鐵人三項的冠軍終於登入台灣,就好比在籃壇掀起的「魔獸炫風」,這幾天整個三鐵圈都為這兩位世界冠軍為之瘋狂,除了接機之外更有許多粉絲在路上捕捉這兩位的蹤影。在捷安特的安排下與捷安特哥倫的年輕小將李廷威、陳玄曄、張團俊等人一起漫遊北台灣知名練車路線「北海岸」,結束後便盡情享受道地的台灣民俗風情,美食、夜市、連刮刮樂經典的夜市遊戲也都參一咖。對這兩位選手而言能在休賽季好好的利用時間放鬆,順
「速度」是每一位單車騎士在名為騎乘的這條路上所追求的,而仔細研究在一級戰場上的車款,似乎都將空力以及輕量化這兩個特性發揮至極致。確實,當我們騎乘時,這兩點佔有了絕對的優勢,一台車只要他具備頂級的空力以及具有優勢的重量,那麼他肯定就是車友們的新寵兒。但也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車款的幾何在發展上受到了不少的限制,除了要對瓦數的節省錙銖必較外更必須符合UCI的規範,久而久之每一台新車的外型越來越像,唯一的
還記得在歐展的時候,剃刀牌(Scarper)電動車輔助器一推出便造成轟動,最大的元因就在於那只要安裝上就可以把普通單車變成E bike的機器,然而在最近LIVALL也發想推出了類似的產品,只要安裝上就可以搖身一變變成E bike,盡情的在道路上享受奔馳的樂趣。 ©Cycling News 這幾年以來,E bike的受歡迎程度一直在持續增長,除了入門門檻低之外,E bike更是成為普羅大
當你開始參與賽事活動後,總是會聽到許多車友們在比賽前會提早半小時至1小時抵達會場,除了有足夠的時間能享用早餐外也能把握時間熱身,來確保自己的肌肉以及心靈都能達到競賽的狀態。而「熱身」這個詞有點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似乎需要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這一次讓我們來好好的探討這個話題。 首先,要知道為自行車活動做準備不僅僅是活動的前一天進行艱苦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完善且良好的計畫,才能確保在活動當天能發揮出
BMC推出一款新型電動全公路自行車 Roadmachine 01 AMP X。而這款新型的電動車可以支援Gravel以及Road兩種騎乘模式,胎寬最高可以容納至38C,賦予電力的輔助能為騎士提供全新的騎乘體驗。 車架以及前叉都以碳纖維主體,並採用BMC的 Tuned Compliance Concept Endurance 技術,代表著車體有著更高的容錯率以及舒適度可以在最崎嶇的道路上發揮優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國際知名的品牌評鑑機構Interbrand執行的年度「台灣最佳國際品牌Best Taiwan Global Brands 2022」調查結果出爐,知名的高級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品牌美利達(MERIDA)以4.67億美元品牌價值,再度榮登2022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第10名。 無獨有偶,經濟部國貿局主辦的台灣精品獎決選結果也在今天揭曉,美利達的全能型公路車Scult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