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的爆發之後,並且在彼此的推坑之下,越來越多人加入單車的行列。不過騎乘了一段時間之後,「上卡」這檔事就似乎就是新手必須面臨的第一道關卡了。有些人說我就穿硬底鞋就好了,何必花大錢上卡呢?其實上卡除了會摔三次外,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好處。 還未上卡時都是以慢跑鞋代替(嗯....人總是都有過去的) 沒有卡鞋就是得用腳底板硬碰硬 更高的踩踏效率 從內裡到鞋墊的材質,都和一般的
馮俊凱回歸破風任務 主將鮑豪斯第4名完賽 埃施伯恩-法蘭克福(Eschborn-Frankfurt)是德國少有的世巡級別大賽,很高興看到台灣冠軍馮俊凱入選巴林戰隊的出賽名單,賽前的他也矢言會盡力完成車隊任務。從流感的狀態逐漸康復,回歸賽場的阿凱和隊友們,在過程中輪番為主將鮑豪斯(Phil Bauhaus)帶隊領騎,為的是確保地主好手,能順利挺進最後的衝刺階段。 ©Sprint Cycl
由於過往Zwift官方的政策與執法行為過於消極,導致許多自行車手對其平台感到失望不已。近期英國提德賽大學發表了一篇關於Zwift的評論,內容提及Zwift未能為車友創造一個公平與誠信的環境,有違自行車電競賽事的原則。而Zwift也在近期作出回應並發布全新政策,只求給車友們一個公平公正的競賽環境。 車友們即便沒有用過Zwift,也一定耳聞過其名。這幾年在疫情橫行下,線上虛擬約騎已成一種趨勢,也
近期國際賽事接連展開,車手們也陸續回到賽場上大展身手,但在前幾天的Brugge-De Panne賽事後,絕大多數車手們集體抨擊此賽事荒謬至極,甚至指責籌辦單位不將車手安全當作一回事。 這場混亂起於De Moeren的最後一場賽事,由於當天風勢較大,導致Tuur Dens一頭栽進水溝中;而在返回De Panne的路上,Movistar的Max Kanter也與一名賽事裁判相撞,可由於他是隊上的
上週六Matej Mohoric在米蘭-聖雷莫以黑馬之姿贏得勝利後,賽中他所使用的伸縮坐管馬上成為眾人關注焦點,而此事也驚動UCI進行相關調查,也在昨日正式對外做出說明。 多年前,Super Tuck讓Chris Froome在下坡時以高於時速90km/h的速度拉開與主要競爭對手的距離取得巨大優勢並站上凸台。 Super Tuck是指騎士坐在上管上,上胸貼近把手,盡可能地縮起身體,此騎
來自快步車隊的Mark Cavendish,在這次的米蘭-都靈贏得本年度第三場勝利,外界對他日後賽事增添不少信心,可他在新聞發布會上時被問及米蘭-聖雷莫是否會參賽時,他很直白的回應“與車隊內部尚未討論到此部分”,讓媒體等人匪夷所思。 在週三,Julian Alaphilippe因支氣管炎關係,只得被迫缺席本屆MSR,而剛好Yves Lampaert也因鼻竇炎因素而確定不在快步車隊的
每年賽季初期,巴黎尼斯與兩海競賽總有著許多亮點。由於這兩場世巡賽為春季經典賽的主要賽事,也能從賽事中看出未來巡迴賽的可能性。原先這兩場世巡賽不太會有時間上重疊狀況發生,但今年巴黎尼斯與兩海競賽幾乎是同步進行,也能在其中看見各家明星車手同台飆速。 既然提到這兩場世巡賽,當然就得來聊聊各自奪下巴黎尼斯與兩海競賽冠軍的Primož Roglič和Tadej Pogačar了。一如往常,Tadej
上個週末Mark Cavendish在根特六日賽的最後一天摔車,雖然當天盤爺在摔倒後還能站起來,但現場工作人員仍然將他抬上擔架,送往根特大學醫院的加護病房中醫治。 經過證實Mark Cavendish在比賽中摔斷兩根肋骨,以及造成輕微氣胸,但目前快步車隊透過Cyclingnews表示盤爺恢復良好並已由他的妻子開車送他返回英國家中休養。 然而,由於摔車事故,Mark
一年一度的「臺灣KOM自行車登山王挑戰」今年在邁進第10年,今天凌晨6點從花蓮七星潭出發,今年在疫情下以及在台外籍車手受傷的雙重因素下,反倒讓台灣本土車手表現大放異彩,台灣一哥馮俊凱、「媽媽車手」曾可妡雙雙都跑出個人最佳成績,分別包辦男女總排和台灣男女第1,創下臺灣KOM10周年以來的新猷! 選手將體驗從海拔0公尺直上3275公尺的高強度騎乘挑戰©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臺灣KO
碟煞車款逐漸主宰公路賽道,站在最前線的車店感受最深。店家表示碟煞車的詢問度已逐漸超過C夾車,而前來詢問的車友中不乏新手玩家。因應當前的市場趨勢,單車時代為各位車友統整了目前市售最新的高階碟煞車款,提供有意購車的朋友作為一個參考喔! ARGON 18 Gallium Pro Disc " Join the Ride, Beyond the Limit "歷經時間的淬鍊,用雙腳感受山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