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供:簡毓延 前陣子回南部過端午,發現老媽把我的獎牌拿給姪子當玩具,做叔叔的自然不能跟小孩子搶,拍張照留念後就由它去吧!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單車活動的獎牌,2008的西進武嶺挑戰。十年來東奔西走,有段時間不曾想起武嶺,但只要人在這座多山的島嶼,踩著踩著終究會回到那座牌樓。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單車活動的獎牌,2008的西進武嶺挑戰 連續第三年參加武
文章提供:蘇宇銘 今年的武嶺盃,是我第一次參加,所以我很認真的在準備這場比賽,在賽前我總共去騎了三次的武嶺盃路線,因為我覺得要爬的快,一定要熟悉路線,第一次去練習,爬完我覺得西進武嶺就是比較長一點的爬坡賽而已,也比東進短多了,每一次都練習,都當作比賽,也藉此機會在比較陡的路段試著如何騎比較不會消耗太多體力,第一次去差不多就記一下路線。 隔一個禮拜,我又來了!在第二次
文章提供:彭耀賢 「選手宴」 這是一個賽前例行性作業流程了,少了這流程就是不太對勁!一桌座了11男1女,如此龐大的陣仗~結果上菜的速度有待加強! 1道菜上桌,剛好轉1圈那道菜就見底了…可見我們有多餓了! 慢跑要練間歇、單車也要練間歇、連吃飯也要練間歇! 因為,正好是用餐時段高峰巔峰~每道菜出菜的時間間隔10多分鐘! 校長:耳提面命的說~你們碳水化合物吃太少了
文章提供:倪紀萱 2018第10屆建大輪胎武嶺盃,我的第一場單車賽事就獻給你了! 為了這場賽事在LINE湊成『武嶺抱佛腳』女子團,不長不短1個半月硬巴著438團長愛靠愛對路練車,一群車齡不滿一年的吃喝弱腳終於要來拜山神了。 2018第10屆建大輪胎武嶺盃,我的第一場單車賽事就獻給你了 09月07日抵達飯店組好車,準備果膠補給品塞好塞滿,
文章來源:陳俊男 想和以前在絕望邊緣掙扎的自己說,以前的堅持跟努力並沒有白費,我又超越了自己,這是今年武嶺盃賽後自己與自己內心的一段對話。 武嶺盃賽後,陳俊男想和以前在絕望邊緣掙扎的自己說:以前的堅持跟努力並沒有白費,我又超越了自己 照片提供:陳俊男 曾經的我也是體重破百,菸,檳榔不離身,當然也會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那個曾經的我也沒離
2012.5.9 我騎單車上了台灣公路的頂點,武嶺。 前年我與我國小死黨嘉哥、Eric機車環島 ,在最後二天我們騎上了台灣最高公路。 去年我與我女友再一次到了武嶺,便在心中下了一個小小的夢想。 「我想騎單車到這裡。」 ©黃安森(Anson) 今年5月時便與死黨們約好,由Eric開車載我到武陵農場露營,嘉哥當隨車攝影拍下影片,以及我高
「重新尋回騎車最初的快樂,」這是林子欽在成立車隊出征台灣各大賽事時腦中出現的想法。 年約 20歲初頭的他任職於旅行社,也在康樂社團內帶過活動,轉戰進入運動領域之後,舉凡自行車賽事他都帶隊投入參與補給,在這過程中意識到「車隊出征求舞台和曝光,但騎車騎的快樂嗎?如何從單車運動得到快樂呢?」於是他開始在台灣南部成立休閒團,規劃熱門景點路線,在 2013年創立首屆「保證攻
©時之刃 武嶺,這座 3275公尺的大山被車友稱為「天堂路」,也被車界封有「神山」之稱!遙遙無期的武嶺牌樓令人望之卻步,想提起雙腿卻又如千斤重般的艱難。不過,換一個角度看通往武嶺的路途,用“輕鬆”的態度完成“挑戰”反而可以產生更難忘的滋味。 「安全上山,平安下山。玩得開心,吃的快樂」來自CBT武嶺保證團的宗旨,邁入第二年的武嶺保證團一樣對大家提倡這十六個字,
照片提供:VOLANDO、唐玉峰、時之刃 爬坡永遠是在騎車裡面最難的過程。 它很苦,苦到你會一路面目猙獰到山頂; 它夠硬,讓你在傾斜的路上坐著騎到背、肩都隱隱發出酸痛的怒吼。 不過另一方面,爬坡卻也像是一顆長在懸崖邊枯樹枝上的甜美果實,當你費盡千辛萬苦才爬上山,過程環境是如此險惡,要你萌起放棄的念頭;但只要一想到登上山頭的快樂,「我辦到了!」靠自己的力量踩
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高手如雲!2012年環西班牙自行車賽登山王澳洲Simon Clarke,已確定將跨海來臺,向上屆冠軍丹麥JOHN EBSEN下戰帖,現役職業隊(TT1)車手同場競技,國內好手亦精銳盡出,這場決戰武嶺之巔的年度大戲未登場先轟動! 王胤之(右)、法國Jérôme Fournier(左) 和花蓮TKM聯隊徐均冊(後)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