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NEW CENTRAL CROSS-ISLAND HIGHWAY - 臺灣的屋脊/山線四日之旅
上篇點此:
ISLAND HIGHWAY—臺灣的屋脊 山線四日之旅(上)
當你一直爬坡一直用力,到一個山頭時,再回頭展望你走過的那些路時,才會發現原來自已不知不覺就爬到這麼高了,騎單車爬坡看似慢慢的好像前進很慢,但實際上你比自已想像中的還要厲害,只是中間的那個當下視野不夠寬廣,很難感受的到。
騎單車就像是個培養耐心,我們總是心急的想快點抵達目地的,但越急就越累越喘,越能知道自已適合的速度時,這趟旅程才會騎起來舒服又自在。
隨著海拔的變高,植被樹林們也在慢慢的變化著,我們從雲層下的世界進入到了雲層裡中,路面從乾變成溼地,也有飄下了雨滴的狀況發現,不知前面是否會越下越大呢...
不過我們只是進入了跟雲層一樣高度,隨時可以看見雲層就在公路間流動,像是進入了小說中的奇幻世界。
我們穿過了雲層,看見陽光照映在對面的山頭,山谷間佈滿了像是在山脈間的白色河流,那份光景色美不勝收。雲海是大山的魅力,但生活在平地的人不容易看見雲海,
尤其是如此壯觀的模樣,這也是許多人喜歡騎大山的原因,渴望著久久一次的驚喜,但知道看過一次就永生難忘。
我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如此壯觀的雲海在太平山的翠峰湖,而我這數年間很少再看見可以相提並論的景色。
宛如在飛機上,你跟雲幾乎是平行的感覺。在這樣的雲海公路中踩著踏板,臉部的肌膚感到一絲的涼意,而車衣裡頭卻還是流著點汗,身體所發出的熱氣,讓我每吐出一口氣就冒出陣陣的白煙,頭稍為往右撇是那無止盡的山脈與海浪狀的雲層慢速流動著。
那一瞬間,我身體感官不會去感受到腳的疲勞,整個人的精神輕快愉悅,在這沒有車經過的時刻我輕輕的哼歌,享受那份只是騎單車才能感受到的特別享受。
塔塔加的夫妻樹放在我心中大概十年有了,但十年前我應該不會想到我是用騎單車的方式上來...
當我還沒騎單車時,我從frog蛙大的攝影演講知道這裡,十年後我用騎單車的方式到這,樹齡1000歲的兩顆樹在這期間倒下了一顆,無緣見到兩位夫妻在一起的畫面,有點難過,但今天老天爺給了我最美的雲海。
經過夫妻樹後,來到了最高點塔塔加遊客中心,夕陽漸下,勢必要摸黑下山了。在這穿上所有的衣物準備應付長達70公里的下滑,就在此時一對開車兜風的夫婦與我們搭話,擔心我們保暖不夠,還給予了我們食物,他們也願意讓我上車載我下山,聽起來很誘人但我決定還是騎完這趟旅程,然後他們也當我的前導車,有他們在讓我有更好的燈光視野,讓我在下滑時安心與快速不少,台灣真的處處都是美景跟好人。
中間我們在阿里山入口的7-11停了一會,很難想像我可以在黑暗中的山頭中用很快速的速度下山。
我們喝著溫暖的咖非簡單小聊一些騎單車或旅行的話題,也深怕耽誤他們寶貴的時間,但他們始終給予我微笑並說的沒關係他們不趕時間。
也因為他們的幫助下,讓我們順利的在晚上九點半進到嘉義市區的旅店check in,顯然我們在這樣的機緣下,也遇到了如同夫妻樹般那親切的守護著我們下山。
經過一夜的休息後,一早就陪著朋友送他去嘉義火車站搭車。而我繼續進行接下來還有兩日的旅程,原以為身體會因為昨日的操勞過於疲勞無法動彈,但早上起來感覺體力還可以,所以我決定去今天安排嘉義經典的「梅山36彎」公路。
我悠閒的走到旅店附近,是間看起來很時尚的早午餐店「Nonamelab」內用餐。
我沒有特別做功課嘉義有什麼名店,只因為這家店就在我住的「承億輕旅」旁而已。
從嘉義市到梅山鄉必須先得騎20公里的距離,而這段路會以微微的上坡,剛好很適合拿來當作排乳酸與暖身的路段。
從日本縱貫回台後,總是想再去更多的地方騎車,但回歸工作正軌後,我想多尋中南部的路線,梅山36彎一直是我心中一個想朝聖的路線,所以即使昨天再怎麼累,我還是興奮的心情大於疲累,在路上就已經再幻想著能看見連續髮夾彎交疊的公路美景。
梅山36彎到太平老街總長大約11公里,整體難度來說我覺得不難,坡度都很平均,並不會有那裡突然間給你來個急陡坡,只要掌握到節奏,順順的騎就可以順利抵達。嘉義梅山鄉也是茶園的重鎮,一路上看見茶園梯田好心情也隨之而來。
可惜雖然山下好天氣,但今天整個能見度就是不高,雖然不知道是霾還是霧,只好安慰自已這樣朦朧美也是有另一般詩意,上下山的汽車很多,
但車友的身影就像天氣一樣只偶爾看見幾位。
但不得不說,36彎真的非浪得虛名,尤其最後在雲海大飯店的涼亭所看見的景色,是我第一次看見如此多的髮夾彎在一個畫面中呈現。
原打算停7-11的我,被一間名字與空間都很美的「空氣圖書館」給吸引了過去。
店家也很親切的指引我直接牽車進入他們的餐廳空間,一進去真的有被驚艷到,裡面用餐的空間非常之大,幾乎沒有實牆去區隔座位,只用了空心的木製層架與裝飾擺放,讓人感覺裡頭的空間很大,以及大量的植物點綴,形成一種無封閉感的環境感。
這天下午我決定吃點輕食,我選了一鹹一甜搭配冰拿鐵做為我攻完36彎後的優雅下午茶組合。
海拔1000公尺的太平老街中有著這樣半開放式的用餐環境,如同店名空氣圖書館,這裡收藏的不是書而是梅山山中的空氣,空間適合植物生長,在店內看見喜歡的植物也都能購買回家,如果對植物沒有興趣這裡也有包裝設計精致的伴手禮。
梅山不單單只有彎道與雲梯,整個阿里山茶區的重鎮碧湖茶園、二尖山更是藏有絕景之處。
今日來回總共騎了80公里的路程,我又再度回到了嘉義市區,尋找一間老屋改建的餐廰「Archers Kitchen」。
滿開心台灣各地出現了更多老屋的保留與改建,除了讓老屋以某種形式留存在,也漸漸讓我們的歷史文化不會消失,古早混合現代美學,復古又不失新意。
二樓為「Hunter Goods & co.」古著選物店,除了用餐也可以一起逛逛讓二手老物繼續生存。
從嘉義搭上火車來到了台南,這段本來是打算用騎的方式,但這天決定還是把時間留給梅山,所以就決定這段路改為搭火車的方式。
到台南後就直達旅店進行check in。前幾個月我也有來過台南騎車,當時所經過的一間青旅「158.棧」讓我印象頗深,所以這次一個人來就直覺選了這間,尋問過後單車還可以放在旅店的中庭,是間可以放心停放單車的地方。
位在不遠處,又24小時營業的「悅津鹹粥」是我落角台南的深夜食堂。
旅程來到最第四日,也是最後一日。這天我沒有安排什麼景點,只是要到南科參加一場單車市集活動。上午一樣過著慢步調的模式,喝著咖啡,整理行李。
我很喜歡在台南巷弄騎車的感覺,台南的巷弄文化大概是全台最深的地方,一個轉彎可能是個死巷可能,但也有可能是條隱藏間不起眼的神店。
而結束了南科的活動後,我就直接往高鐵站騎過去,一路上伴隨著的是西部沿海城市,特有的無敵夕陽陽光,在這段路上說不上有什麼特殊的景點,但單純這樣踩著踏版沿著鄉道與下班的車潮在混合在一起也成為了台南的一份子。
再度完成了一段旅程,每一次的出發我都會很擔心路線是否不好,是否又遺漏了什麼美景位置,天氣是否會很差,路況好不好,這樣的路線是否騎得完?
最後這些總總的疑惑,就在我出門的那刻就消失了。
自已在台灣騎了好幾年的車,我們都習慣自已的舒適圈,每安排一個新路線我就會莫名的想東想西,但每一次騎完一個新的路線後,就會發現原來台灣還有這麼多如此棒的公路路線,想再騎第二次也許要再等我更多沒騎過的路線再來說了。
最後我想在文未感謝台灣車衣品牌ATLAS,其實他們沒有要求我在文章內對車衣著墨的業配,但其實ATLAS從前年的日本縱貫冬季車衣褲與單車旅行時就給我所需的重要裝備支持。
不管是在台灣這回4日旅程與前年的55天縱貫日本的計畫都是無所求的提供,旅行與訓練比賽不太相同。
旅行騎乘相當仰賴裝備的舒適好壞,一天幾乎是穿著整日是十個鐘頭以上,從20度到0度,平地、山路、下雨、下滑都考驗著車服的性能,而對於我來說幾次的旅行計畫且平安能順利完成,甚至抵達旅店後也不會急著想脫掉,這是我所要對他們表達的感謝。
揮別充實的2019,也祝各位車友新的一年2020年有更多機會去實現不同的單車計畫,新年快樂。
臺灣的屋脊—山線四日之旅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