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煞車系統主要分為圈煞與碟煞,而圈煞又分為C夾與V夾,然而V夾多見於平價登山車款,並不普遍,本文就不多作介紹。圈煞車與碟煞車各自搭配不同的煞車塊,而作動原理也不同。不過一樣的是,不管哪種煞車系統,它都必須透過摩擦煞車塊來進行減速,因此我們必須適時的檢查它的磨耗程度,當煞車塊已變薄,溝痕也已磨損時就必須進行更換,以確保行車安全。
圈煞車煞車皮更換
我們先從圈煞車說起。
首先釋放微調鈕來增加煞車間距,便於待會安裝煞車塊,接著使用六角板手鬆開固定煞車塊的螺絲,再取下煞車塊,切記不要讓墊片跑掉。
再來轉開固定煞車塊的螺絲,有些需使用十字螺絲起子有些則是內六角,新手們可以仔細查看一下,然後把煞車塊從側邊推出。
煞車塊有左右之分,上面會有英文字L(左邊)與R(右邊)的標示,換上新的煞車塊,分別裝上,再把固定煞車塊的螺絲鎖緊。
新手們在安裝的過程中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煞車塊上有個凹槽,為的是去固定卡鉗。
接著將煞車塊鎖回夾器上,並將兩邊的高度調整至一樣的位置(對準輪框),最後再鎖緊。
碟煞車煞車皮更換
碟煞車是使用來令片來進行制動。
首先以六角板手取出貫通軸,然後卸下輪組。
接著將螺絲對面的插銷扳起來,再鬆開固定在卡鉗上頭的螺絲(有些使用一字板手有些則使用六角板手),取出來令片並檢查磨耗程度。下圖中可看見來令片在使用過與未使用過的情況下厚薄度有所差距,而來令片上頭有一個斜面,當磨耗程度超過斜面就必須進行更換。(記得要保存好安全插銷,不要弄丟了!)
除了直接用肉眼檢視來令片的磨耗之外,車友也可以在騎乘中感受煞距是否變遠以檢視來令片的磨耗程度。
另外,為避免在更換煞車塊的過程中按壓到煞把導致活塞中的油噴出,可在卡鉗中插入一個擋片,一般來說在購車時原廠均會附帶。
取出新的來令片,一個來令片組合,除了左右兩邊的來令片,還包括中間的金屬夾子,車友可以檢查一下這個夾子是否有彈性疲乏的問題,再一併進行更換。下圖中的來令片,有鰭片的設計,可以用來散熱,避免油管中的礦物油(Shimano多使用礦物油)因升溫快、沸點低使氣化容易,進而減損煞車力道。
接著將來令片依放入卡鉗中,若車友發現裡頭的孔洞不易對準,建議可以使用尖嘴鉗來幫助操作。再來把螺絲鎖上,也不要忘了把另一端取下的插銷插回去喔!基本上,來令片的更換到此就到一個段落,若車友希望檢查得更全面一些,可以到自行車店檢查碟盤的磨耗程度。
車友要把輪組裝回時,可能會發現卡鉗的縫變得很小,導致碟片無法順利安裝,那主要是因為你已換了新的來令片,厚度增厚的關係,這時可以使用專用板手稍微把縫隙撐開。最後再把輪組裝回去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