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

夏季騎車「熱」知識 什麼是熱傷害?

選對服裝、補充電解質、量力而為


發布時間:Aug 10,2020 12:00 作者: Winnie

上個月的「戀戀197自行車挑戰賽」中,一名外號「喵爸」的參賽車友因熱衰竭不幸辭世,留給單車界無限的遺憾。其實這次的事件並非首例,過去就曾有自行車騎士騎車環島,也同樣因為熱衰竭而不幸身亡。近幾一兩年,夏季氣溫持續飆破記錄,居高不下的溫度將成為新常態,呼籲各位車友,外出騎車一定得謹慎嚴防熱傷害!

 

不過,熱傷害還包含哪些症狀呢?我們如何察覺?又該如何避免呢?


夏季外出騎乘一定要嚴防熱傷害©flikr

什麼是熱傷害?

熱傷害就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所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的統稱。人類屬於恆溫動物,透過體溫調節中樞以對流、輻射、傳導、蒸發四種方式來散熱。一般而言,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7度,正常的變動範圍介於0.5-0.1度左右,當身體調節功能異常時,就會造成身體容易蓄熱,進而使體溫持續上升,即可能出現熱傷害。

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與熱中暑。其中又以熱中暑最為嚴重,若無緊急且適當的處理,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達30%-80%。


熱傷害就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所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的統稱©Maridav

熱痙攣:在高溫溼熱的環境下,當身體運動量過大而導致流汗過多,鹽分大量流失時,就可能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致使身體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縮,造成肌肉疼痛。熱痙攣可能持續1到3分鐘,且容易發生在大腿與肩部,若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這時就應盡快送醫。

 

熱暈眩: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即有可能產生此現象。在炎熱的環境中,皮下的血管會擴張幫助散熱,此時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周邊的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和一般熱傷害的患者不同,熱暈眩患者的體溫大多正常,即時處置即可避免更嚴重的熱中暑。

 

熱衰竭:導致熱衰竭的主因在於流汗過多,卻未適時補充順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的衰竭。熱衰竭的患者身體會出現大量倒汗、疲憊、全身無力、頭暈目眩、說話喘、血壓降低、臉速蒼白等症狀,同時體溫會上升,嚴重的話可能失去知覺,進而變成熱中暑。

 

熱中暑:熱中暑是四種症狀中最為嚴重的,倘若患者在熱中暑時未即時發現,就可能產進一步演變成熱中暑。熱中暑又分為傳統型熱中暑與勞動型熱中暑。傳統型熱中暑泛指對於環境氣溫與濕度缺乏適應力的情況,大多會發生在老人、小孩與慢性疾病患者。勞動型中暑則是指需要在高溫與高熱環境中工作者,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呈現乾燙、潮紅的狀態,此時患者可能出現意識不清,體溫超過40°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無即時救治即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等併發症,嚴重者極有可能死亡。

如何預防?

首先,建議車友外出騎乘時一定要穿著透氣的車衣,即便是休閒騎乘,衣著也應以吸濕排汗且透氣的運動衫為首選。也應盡量避免在正午時分外出騎車,騎乘時應隨時補充水分,盡量選擇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因流汗過多而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另外,在騎乘或是競賽途中騎士需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發現自己有頭暈、無力等症狀就應立即停下來休息,千萬別逞強完賽啊!


水壺噴水除了沁涼爽快,也可幫助降溫

熱傷害的急救

騎士除了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之外,也應關心同行友人的身體狀況,若身邊的朋友不幸出現熱傷害的情形應該怎麼急救呢?

首先,應將病患移至陰影處或有空調的地方,再來讓病人平躺,稍微提高下肢,並解開其身上的衣物。注意若病患若有嘔吐的現象,必須讓病患側躺,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接著,幫病患降溫,可用冷水噴灑、風扇吹的方式促進出汗,或是將冰袋放置於病患的頸部、腋窩或是鼠蹊部幫助降溫。

 

若是病患意識清楚,即可給予電解質飲料或是冷開水,但切忌在病患意識不清時給予飲水喔!如果病患有痙攣的現象,可以幫助他做些柔軟的伸展或是按摩,若痙攣症狀持續一個小時後沒有緩解,那就需要尋求醫生協助。熱傷害的進展很快,若無即時發現並做急救,很有可能從輕微中暑發展成熱衰竭甚至是休克,提醒車友在發現身旁友人出現以上症狀時應小心監測病人狀況,做出適當的應變。


可透過灑水的方式為病患即時降熱

有了以上的知識,炎炎夏日,你一樣能當名熱血騎士喔!

相關文章

夏天So Hot 自行車防護助人也自救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