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都曾有迷惘的時候,運動何嘗不是呢?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需要教練帶領訓練的原因之一。
先聊聊我過去在健身俱樂部的日子吧。
我在健身俱樂部擔任正職教練的日子
當我是一名正職教練時,學員怎麼來呢?有幾種來源。
第一種:每個月份都會有新加入成為會員的客人
他還未必是我的學員,不過會因為剛入會,業務以贈送教練體驗課一堂的行銷手法告訴他,「你要加入一年,還是兩年呢?」
(附註:這時你可能會想,一年、兩年的差別在哪?......秘密就藏在業務的手裡。相信我,如果你在W開頭的健身房,出去一問,通常十個人會有八個不同的答案。)
(加入兩年對一個人來說單價雖然相對來得低,但是整體負擔增加,業務的業績會比相對加入一年還高。)
無論加入多長時間,都會有至少一堂的教練課贈送給他。課程回到教練總部,新入會的會員成為教練的「資源」,再由主管分配給每一位教練。這是第一種客源類型。來自新客人。
每月份的工作白板
第二種:資深會員
奇怪,為何資深會員還會有體驗課呢?
為了讓會員能在健身房得到更多訓練後的效益,教練秉持關心人們健康體態的精神,會不定期打給會員聊聊近來運動狀況如何,大多數是去健身房才持續一段時間,就整個人消失不見,「工作太忙了」、「沒時間」大多是這一類型會回答的理由。
這時候影響力博大的教練出現了。有能力者有辦法再約到這群資深會員重返健身房,答應他再來體驗一次教練課。
教練課程在動機不夠強烈的人身上,是他的必需品
其實,這樣約成功的機率相當低,所以能用談話就約到他回來的教練,實力非常強大啊!因為這批人大多數都是在 [ 第一種 ] 剛加入時,體驗過課程,沒有太多感觸 ; 或是同樣以「沒時間」回絕教練。
接下來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嗎?自主訓練的堅持度自然沒有很夠,畢竟他連運動習慣都沒培養起來,更別說是吃力不討好的訓練了。
沒多久,如同美國運動委員會統計過的記錄,百分之八十的人在三個月內就打退離場,再度以同一個理由 —「沒時間」,回絕教練。
第三種:正在運動的會員
本篇要提到的主角,來自這樣的類型。假如你是健身房的一名會員,正在自主訓練的當下,被教練打擾的感覺如何?
可能很羞愧(被糾正了)可能很尷尬(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可能感到有點沒面子......沒錯,有這種反應的確很正常,因為教練有九成都是基於「動作有問題」而上前去關(搭)心(訕)你!
相對來說,這樣的教練也很值得讚許,因為他是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等待新入會的資源分配到自己身上 ; 他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能夠看出現場需要被關心的人們。
(這時請對我掌聲鼓勵一下哈哈。我有一些學生就是這樣關心來的。被搭訕的人會很不好意思 ; 要去搭訕的教練則是要很好意思!臉皮不能太薄,內心要很強壯心想:我要去日行一善!)
其中有一位學生,接觸後他主動提出了困擾。
Jenny教練的學員主動紀錄體態
他說,他開始有點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每次等到放假,來到健身房操了自己兩個多小時,練完就回去,持續了幾個月後感到徬徨。
我坐下來,決定不急著看他的動作。「你當初開始運動是為了什麼呢?」我們一起坐在桌前,他跟著我一步步的,由我帶領他回到起點思考著。
他回答,「想要有更強健的身體。」
我反問,「嗯,這是很棒的初衷,你這幾個月練下來,有感覺到變強壯嗎?」
「我看我的重量越拿越重,是這樣的意思嗎?」他帶著不確定的語氣思考著。重量,往往是健身族群去判斷進步的標準。
排除這一點,回到起初我見到他正在訓練的時候,他的動作因為推起當下的重量而產生錯誤的施力,我告訴他,在確認自己有沒有達到目標之前,我們先去審視當下的動作發力狀態,是否正確,是否有感受度,然後累積訓練量之後,才去思考針對目標,強度是否要按照計劃提高。
我認為調整體態回到中立位是首重
雖然他已經培養起自主訓練的習慣,但是仍因為不夠明確的方向,導致執行起來有點力不從心,如果沒有教練的引導,是不是很有可能過段時間放棄,回到第二種類型呢?
下週預告
藉由此篇,我為運動動機作一段鋪陳,接下來將帶大家一起思考,如何設定明確的目標。
©Wang Chien yu
Jenny 健身專欄
我是一名私人健身教練,
我認為課程中教學往往大過於訓練,
唯有理解動作才能過好自律的訓練生活。
這是我的IG:jennyc.fitness
粉絲專頁:jenny傑尼
歡迎你跟我學習健身
有任何問題請直接私訊,
或是e-mail:sunflower.ninehear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