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衝擊全球體育賽事,2020年的國際賽事在夾縫中求生存,所幸台灣在良好的管控措施下許多的賽事仍能如起舉辦,現在就和我們一起來回顧2020年國內外自行車壇的重要賽事吧!
低溫風雨中爭冠 2020 KOM
2020年的KOM選手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征服武嶺,上山之後氣溫驟降,天氣迅速惡化,但選手仍展現強大的意志力,征服高山。
八點鐘左右,John Ebsen已經領先主集團達2分半鐘。稍後,主集團開始分裂:包括女子選手801號陳姿吟及832郭家齊在內、大約12位選手的小集團,一度似乎想追趕前方三公里左右的Ebsen。但不久之後到了金馬隧道附近,主集團與Ebsen差距已達7分鐘,而且12人集團似乎已經放棄追趕了。
九點左右,賽事進行到中段,距離起點79公里,Ebsen繼續獨推領先,通過標高2150公尺的碧綠神木。主集團通過碧綠神木的時間約在九點半左右;在此同時,Ebsen已經通過大禹嶺(標高2565公尺),開始他最後的10公里。
Ebsen在10:00左右進入武嶺終點拿下今年冠軍,時間是3小時26分50秒整。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
全文連結:2020臺灣登山王挑戰活動KOM 丹麥籍台灣女婿John Ebsen拿下第四座冠軍盃
血脈噴張 建大武嶺盃
武嶺是單車界的重要殿堂,騎上武嶺不只被素人騎士視為重要的儀式,對於菁英選手來說,更是測試自己實力的重要指標,因此每年建大武嶺盃都吸引上千人爭相報名,今年單車時代隨車跟拍,有機會一睹最前線緊張的戰況。
箱根溫泉之前,吳之皓再次突圍,逃脫領先集團,一人獨走,進行到中段,過了人止關,吳之皓仍維持領先優勢。隨著時間來到開賽的第1小時40分,吳之皓已通過梅峰,與第二集團的距離大幅度拉開。儘管如此,後方的戰況仍十分激烈,原本在第三集團的李廷威(20號)突圍成功,一路趁勢追擊,趕上包含彭源堂(4號)與吳沂璋(16號)在內的第二集團,進到了最艱難的鳶峰-昆陽路段,他已微幅領先第二集團。
同一時間,吳之皓即將抵達太魯閣國家公園碑,一台台早已架在那兒許久的大砲、單眼,正等待著主角的出現。一陣快門聲後,吳之皓登上終點前兩公里的天堂路,最終,吳之皓以2小時40分50秒的成績越過終點線,拿下2020年建大武嶺盃冠軍,打破個人紀錄!
全文連結:2020建大武嶺盃 吳之皓2:40:50單飛衝線 破個人紀錄
疫情肆虐 夾縫中求生存的環法賽事
在全球疫情肆虐下,2020年的國際賽事可說是一波三折,賽程一改再改,甚至一度傳出取消的可能。在多方的壓力之下,三大環賽儘管延宕多時,但仍順利開賽。環法最終站,在經歷了三千多公里的賽程後,選手承襲傳統一路騎進巴黎。
今年的環法一樣在餘暉映照下的凱旋門拉下帷幕,由22歲的年輕小將-Tadej Pogačar拿下總冠軍。實際上今年是Tadej Pogačar的環法首秀,初登環法舞台即拿下總冠軍實屬「超」難得,更不用說他可是一手包辦了圓點衫和白衫,同時贏得了三個單站勝利,實力有多麼堅強,不言而喻。
©Tour de France
全文連結:Sam Bennett圓夢香榭麗舍 Tadej Pogačar黃袍加身奪總冠軍
全國錦標賽 國內好手競騎花東
全國自由車公路錦標賽今年賽道途經台東縣及花蓮縣,男子菁英組競與女子菁英組爭激皆相當激烈,最終分別由陳建良與黃亭茵奪下今年的男子、女子組冠軍。
黃亭茵賽後受訪時表示今年三月奧運積分賽完全結束後,她的階段性任務就暫告一段落,日常訓練回歸基礎體能的維持與加強。至於是否針對這次的全國錦標賽備賽,多了不同身分的亭茵則說:「今年在許多賽事皆因疫情而取消後,就著重在準備全國錦標賽。不過我現在多了教練的身分,所以一般都是利用早上早起的時間進行訓練,中午就會進學校,傍晚則安排一些復健按摩或體能訓練等行程。」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
全文連結:全國錦標賽落幕 陳建良個人公路賽封王 黃亭茵摘下兩座后冠
中台灣年度盛事 時代騎輪節
台灣的年度盛事莫過於時代騎輪節了!今年騎輪節的路線與往年不同,增加了松鼠坡、愛情橋、中央公園與巨大總部等新景點,路線總長減短,但難度不變,不論是中科松鼠坡、騎輪節經典路段-藍色公路還是景色最美的高美濕地也同樣有逆風的考驗,休閒與挑戰兼具的路線讓所有車友都能一起同樂。
首位抵達終點的菲籍車友Josef Prai表示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騎輪節,「去年我拿到第二,今年很幸運地拿到了第一。今年的路線較短,但難多了,尤其是最後藍色公路的部分,騎完真的很累。另外,我很享受高美濕地的風景,真的很漂亮!」
後疫時代,騎乘風潮再盛,今年時代騎輪節報名踴躍,4000多名車友共襄盛舉,主辦單位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成功續辦,讓自行車能拓展到城市生活,為台灣帶來不一樣的地域風景。
全文連結:2020時代騎輪節 外籍車友獨推進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