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午,穿著印製蜜蜂圖案棉紗材質的白色小背心,淺藍色調的條紋澎澎短裙套上因為方便而買的塑料拖鞋,頭頂背後全被汗水給淹了一片,手緊牽著阿嬤的手擠進混著熟食、生食、蔬果土味、魚腥的傳統市場。這裡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太過原始,氈板上的橫列吊起的豬肉與昨晚香酥的炸排骨長的完全不同,魚販在價錢尚未談定前就熟練地刮掉魚鱗,有種你不買就對不起我的壓迫感,貢丸和肉羹被放在同一個大鍋玩著翻滾吧的遊戲,噴出沸騰的熱水與油脂肉汁,香氣是十足的逼人,不過小孩子哪懂得這些?叫賣聲與講價為了 10元的一攻一防你來我往就夠讓人頭痛了…
一個孩子願走上 10幾分鐘的路程,他心中想的不可能是要買到漂亮的五花肉,也不是要搶現撈的活魚,在物質生活不寬裕的日子,看似乖巧的跟去幫忙提菜,眼睛搜尋的全是養樂多媽媽的影子,以及他放在腳踏車上的掀蓋小冰箱,真正為的就是想要買上一瓶容量雖然只有 100cc,卻能大口換來說不出的幸福酸甜,是的,就是為了養樂多!
這個是屬於我 70年代的兒時回憶,在 50年代博物館中也有著不同時空但同等幸福的回憶。民國 51年養樂多準備在台成立公司,當時販售的全都是玻璃瓶裝喝完可以退瓶的好環保概念,館主當年也是拉著媽媽裙角,在市場中展現獅吼功你來我往的殺價後,又恢復正常的買上一瓶養樂多。
▲ 50年代博物館館主收藏的玻璃養樂多瓶以及養樂多湯匙
雖然是生活日常,卻也見證了養樂多當年的行銷策略與發展,館主說印象中養樂多公司在當時替專門賣養樂多的主婦媽媽們一人配上一臺幸福牌鐵馬,上面掛有養樂多醒目的廣告牌,以及讓客人丟回收垃圾的條紋網袋。養樂多媽媽身的親切感以及單車認真踏實的味道深植人心,跨越了半個世紀到現在都還是小朋友愛喝的飲品。
▲ 旁邊的尼龍提袋用來回收垃圾使用
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幸福牌鐵馬”載來讓人“幸福的養樂多”,只能看看館主的收藏來懷念,但是我好奇上養樂多網站搜尋,意外發現養樂多媽媽一樣還是存在於市場中,而且每月還有養樂多媽媽之星的獎項來鼓勵這些媽媽們的服務,這些媽媽們的年資 10年的算是資歷淺,服務超過二、三十年的大有人在,看完這樣的資料心中莫名的暖了起來,畢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還能保有人味並且堅持的大公司已經不多見,下回進入傳統市場看見養樂多媽媽,我一定要再跟她買一排養樂多,算是買一個回憶也希望簡單的幸福能夠延續到下一世紀。
▲ 現在的養樂多媽媽改騎摩托車,但是一樣給人踏實安心的感覺。
~蘇夏貼心小補充~
想買 養樂多 喚起兒時記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