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回顧經典戰車 Giant TCR進化史

1997-2020 TCR走過20年 邁入第九代


發布時間:Jan 31,2021 18:00 作者: Winnie

從1997年初次踏上一級職業賽道開始,Giant TCR即在自行車發展的進程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近25年職業賽道上風光奪牌的時刻,Giant TCR也走入大眾市場,成為台灣乃至全世界車友間經典的公路車款代表。究竟二十多年的時間這款經典戰駒做了哪些改變呢?現在就和單車時代一起來回顧Giant TCR的進化史吧!

第一代  壓縮車架 帶領公路車革命

1997年第一代TCR發表,同一年便與捷安特所贊助的職業車隊Team ONCE一同登上一級職業賽道。

做為捷安特登上世界舞台的代表,TCR一出場就受到許多關注。其特殊的車架幾何造型被稱為壓縮車架(Total Compact Road),它擁有較小的前三角與後三角,達到輕量化與剛性提升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動能的傳遞效率;自頭管由上而下至座管的傾角設計,打破在此之前公路車架的普遍型態,達到更好的空力效果。

由於TCR與賽場上的競賽車款完全不同,且Team ONCE車隊的選手在使用該車款後成績進步,遭致其它車隊向UCI檢舉其車架設計有作弊之嫌,所幸經UCI調查後判定TCR的車架設計合乎規範,從此成為其它品牌競相模仿的車架造型。

在規格的部分,第一代TCR市售版搭載的是SHIMANO 105-SC 16速變速套件,車隊版本則搭載SHIMANO Dura-Ace變速套件,車架材質仍為鋁合金,惟前叉採用碳纖維打造,整車的價格為25,000元台幣,儘管在當年已算是高階公路車款,但與爾後的幾代TCR相較之下,價格可說相當親民,也讓更多車友可一嚐騎乘頂級戰駒的快感。


1997年第一代 TCR 2 市售版 (翻攝至1997年型錄)
 

 


1997年 第一代 TCR TEAM車隊版©GIANT

第二代  第一台碳纖車架誕生

進入第二代的產品研發,捷安特已揮別鋁製車架,第一台全碳纖維的TCR車架就此誕生。碳纖維材質的使用,使車架整體更為輕盈、剛性更強,也更能吸收路面的衝擊。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代TCR搭載義式頂級變速組Campagnolo Record 20速以及同廠輪組,三項頂級配置加成之下大大提高了整車的售價,與第一代相比價格上狠狠貴了五倍之多,瞬間從人間躍上了神壇啊!


2003年第二代 TCR COMPOSITE©GIANT

第三代  奪牌生力軍

2004年捷安特發表第三代TCR,至此這台戰駒已立下許多戰功,囊括三大環賽的登山王、衝刺王與許多單站。基本上第二代與第三代在規格上並無太大的改變,唯獨整車設計上,座管由空力造型改成了圓管型,顯示捷安特在逐漸將舒適度納入設計考量,不再只強調輕量與剛性。


2004年 第三代 TCR COMPOSITE (TEAM T-MOBILE車隊版)©GIANT

第四代  標誌性座管出世

2006年TEAM T-MOBILE騎著新一代TCR於一級賽道上收穫了三場勝利。第四代的TCR出現了標誌性的ISP一體式座管,此設計有效提升車架整體的剛性,亦使重量更輕,到目前為止仍為捷安特頂級車款所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代變速系統的搭配上,TCR回歸較為大眾口味的Shimano,並採用最高階20速變速套件DURA-ACE 7800。


2006年 第四代 TCR ADVANCED ISP  (TEAM T-MOBILE車隊版)©GIANT

第五代  囊括環法、環義單站冠軍

十年的時間TCR除了在車架幾何上不斷地優化,在碳纖維製成的技術上也逐步提升。捷安特與其贊助車隊T-MOBILE的選手共同開發,透過選手的回饋為新興的碳纖製程技術進行測試,在TCR邁入第11年之際,捷安特推出第五代TCR,並採用Advanced SL最高級別的超輕碳纖維材質,直到今日Advanced SL仍為捷安特旗下最高級別的車架所採用。

隔年俄羅斯選手Denis Menchov騎著這款車為TCR帶來了史上首座環義冠軍,為TCR ADVANCED SL TM的性能做了最好的印證。


2008年 第五代 TCR ADV SL TEAM(Team Columbia-Highroad車隊版)©GIANT

第六代  跨入內走線時代

時序推進到2012年,各車廠除了繼續在車架的性能上做提升之外,也開始注重車架整體的美觀。第六代TCR採用內走線設計,當然啦,與當今將變速、煞車線完全收進頭管內不同,當時所謂的「內走線」是將原本暴露於車架外的線材收進車架之內(可與上一代 TCR ADV SL TEAM做比對)。另外,延續上一代OVER DRIVE加大頭管的設計,這一款TCR導入第二代的設計有效提升30%~40%的轉向精準度與操控剛性。


2012年 第六代 TCR Advanced SL ISP(Rabobank車隊版) 

第七代  粉衫、登山王再入袋

來到2015年,捷安特已是發展成熟的頂級品牌,他們與年輕的車隊合作(Team Giant-Alpecin),帶領他們拿下環法單站,走向成功。在這一年TCR與TRITINY也做了升級改款,在TCR的部分,捷安特針對Advanced SL碳纖複合材質與管型進行了優化,在沒有犧牲剛性的情況下,車架比上一代足足輕了12%。另外,在這一代捷安特的也在自家專利的ISP座桿導入新設計,他們參考空力型VECTOR座桿以及舒適型D-FUSE座桿的開發經驗,以全新水滴型VARIANT座桿設計實現更佳的騎乘感受。

2017年Team Sunweb在賽道上的精彩表現,便間接驗證了TCR的頂級競賽性能,除了當家主將Tom Dumoulin在環義拿下冠軍(對~就是烙賽事件那一年啦),他們也在環法囊括了登山王與衝刺王的寶座。


2015年 第七代 TCR ADVANCED SL (TEAM Giant-Alpecin隊車)

第八代  首次採用油壓碟煞系統

近幾年捷安特將觸角伸往零配件產品的研發,同時建立自有的品牌。2016年TCR進入到第八代,可以發現TCR整車上頭包括輪組、車胎、座墊在內的零配件都是自家出產,可說是捷安特的集大成之作。另外,同一年起,國際自由車總會(UCI)開放公路車項目使用碟煞,因此TCR也在這一代首次搭載油壓碟煞系統,至此之後,碟煞系統逐漸成為公路車市場的顯學。


2016年第八代 TCR ADVANCED PRO DISC 

第九代  TCR全面碟煞化

最新一代的TCR邁向更為全能型的車款,不管是在爬坡亦或是平路巡航的表現皆獲得車友的讚賞。首先,車架管型的全面空力化能有效降低風阻,提升速度,此外,碟煞系統的整合,使TCR走向全面碟煞化的時代,擺脫了C夾的限制,外胎最寬可搭配到32mm,制動力的提升可使騎士在騎乘上更有安全感,而相對提升的胎寬限制讓騎士可依不同競賽類型之需求搭配,以求最適抓地力、滾動效率和惡路操控性。


2020年 第九代 TCR ADVANCED SL 0 DISC

20年的時間除了可以打造出一部驚艷世界、經久不衰的車款之外,也能培養出一群死忠支持的車迷。下一篇我們採訪到TCR的死忠車友,和你分享「那些年,他與他的TCR」!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