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全自動化的設備,可以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地生產。」採訪的這天,穩正副總鄭再添與行銷副總謝宗達帶我們走進他們的廠區,偌大的廠房,不僅機台擺放得整齊劃一,環境也相當乾淨,大型的機械手臂,正日夜趕工。這座位在台南永康區的工廠,默默牽動著全球電動自行車技術的演進。
傳統代工起家,主要生產高爾夫球車與嬰兒車的穩正,為何如今卻跨足電機系統的研發,掌握電動自行車「心臟」的關鍵技術呢?
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產業,穩正其實早就看見未來的趨勢。「隨著世界的潮流,凡裝有輪子的產品,都在朝電動化邁進,高爾夫球車與嬰兒車都不例外,因此我們開始在產品中置入輪轂馬達。」謝宗達表示。
看準電動化的趨勢,同時考量輪鼓馬達已走向流血競爭的紅海市場,穩正決定插旗電輔車中置馬達的研發與設計。
12年前穩正插旗電輔車中置馬達的研發與設計©MPF
拒絕隨波逐流 穩正提供客製化服務 打造產品差異化
說到電機系統,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日廠SHIMANO與德商Bosch,而要與這兩大國際品牌拚資源、拚能力,一個MIT的品牌具備競爭優勢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這個優勢就是產品創新的實力。謝宗達說,要在短時間內讓別人認識他們的品牌,產品的定位很重要。「穩正提供客製化的服務,為的就是把我們的中置電機系統做出差異化,確立市場定位。」
說著,謝宗達一邊展出前年在歐洲國際自行車展得獎的電輔車。「這是一個克羅埃西亞的品牌,他們算比較晚進入這塊市場,但卻能透過產品、車型設計與驅動系統的差異化,很快獲得評審甚至是歐洲市場的青睞,他們用的就是穩正的中置電機系統。」
一個MIT的品牌要開創市場很難,不是每家公司都能撐到最後,而要如何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或許就如同謝宗達所說的:清楚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穩正提供客製化服務,使自家的中置電機系統能在市場中做出差異化©MPF
利用台灣產業鏈既有優勢 守住電輔車新藍海
那台灣的產業鏈在自行車持續電動化的進程中又具備什麼樣的優勢呢?
首先,單就電機系統來說,副總鄭再添認為,台灣原材料取得容易,能提高生產的效率,這是一大優勢,「馬達中的原材料,像是矽鋼片與銅線在國內都能輕易取得,中鋼擁有世界上數一數二,品質優良的矽鋼片,而銅線的部分,台灣也有許多生產電線、電纜的大廠,離我們最近的大亞就是很好的供應商。」
進一步就整個產業鏈來看,有著「自行車王國」美譽的台灣,供應鏈完整,過去在A-Team的帶領下,走向高質量產品的輸出,讓台灣自行車產業保有世界競爭力。謝宗達表示,擁有此優勢基礎的傳統自行車,若能借助台灣ICT產業的強項,進行跨業整合,就能帶動產業鏈升級,搶得先機。
「有別於汽、機車的電動化,有助於降低成本,自行車通電之後,反而拉高成本。但相對地,它的價值會往上提升,成為擁有極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台灣就是要做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讓別人超趕不上。」
「自行車產業也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謝宗達有感而發。在電輔車新藍海中,我們如何維持其高質量,不被低價競爭的陸廠攻破,對當前的產業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在電輔車新藍海中,我們如何維持其高質量,對當前的產業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議題©MPF
MPF INSIDE 補強軟實力 打造創新商業模式
汽車進入軟體化的時代,不僅傳統汽車廠商必須從現在開始建立軟體部門,就連搶進電動車市場這塊大餅的鴻海也在近日宣布成立軟體研發中心,可預見未來「軟體」將定義車用技術。
四輪領域如此,雙輪市場亦是如此,以電輔車來說,除了車體本身的設計跟結構之外,人性化的騎乘將成為未來業者與消費者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如何讓騎乘變得更有效率,就得依靠軟體來加以整合。
「穩正認為使用我們的馬達的客人,不應該只享受到馬達的效能,而是能透過我們開發的軟體系統,確立產品的差異性,並從中得到更多的機會。」謝宗達侃侃而談當初決定開發智慧租車管理系統MPF INSIDE的初衷,對他來說,當電輔車導入軟體的應用,就能開創出無限的可能性。
他表示目前電輔車上幾乎所有的零組件在電子化後都能連動軟體、提供數位訊號,並進一步做數據紀錄,而這些蒐集到的數據便能做進一步的應用,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以MPF INSIDE系統來說,除了提供定位以及租賃狀況等資訊之外,還能緊急回報車體傾倒訊息,讓業者能夠有效掌握客人與車輛的即時動態。」謝宗達表示。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軟體定義自行車的車用技術將更為明顯,進一步來說,誰能讓自行車的功能再次升級,誰就能掌握未來電輔車市場的關鍵價值。
穩正自行開發的智慧租車管理系統MPF INSIDE©MPF
跨域業者積極搶進 謝宗達:有壓力才有成長
處處都是機會的藍海市場自然吸引許多業者積極搶進,以電輔車這塊市場來說,近年就有許多非傳統自行車廠商跨業進駐,其中不乏電子業者。
會不會擔心既有市場遭到瓜分?謝宗達對此倒是樂觀看待,他認為自行車通電之後,產業空間變得更大了,足以容納更多的跨域業者進入,儘管帶來機會的同時也會帶來競爭上的壓力,但謝宗達相信不同的產業之間,若能各取優勢,必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ICT產業擁有優於自行車產業的管理思維,在採購上議價能力高,我認為他們的加入能協助傳統自行車產業在採購、物料、品管、自動化等方面提升到更高一個層次。」
「相對地,ICT產業本來所產製的產品生命週期較短,若能與傳統自行車廠有效合作、研發新品,那麼兩個擁有不同產品生命週期特性的產業,將能有互相學習的機會。」
這對穩正來說,更是猶如活水的注入。鄭再添補充道,傳統自行車業者在選擇馬達系統時,通常傾向選擇SHIMANO、Bosch等大品牌,不太敢嘗試新興品牌,反而這些非傳統自行車產業的跨域業者更願意與穩正合作,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穩正靠著獨門的技術與服務攻佔市場,他們將在電輔車藍海中催生出更多的可能性©MPF
12年過去,穩正靠著獨門的技術與服務攻佔市場,在這片看不見盡頭的電輔車藍海中,他們將繼續催生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