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嶺季節的到來,也正式吹響每一位車友訓練的號角,不論是早鳥還是晚鳥都能看到許多人正在努力練習著。而訓練的方式百百種,除了在家裡打訓練台之外,有更多車友會選擇在「獨門」的路段完成課表,透過反覆的爬升來提升自己的耐力,才能避免在征服武嶺時慘遭關門。
©武嶺季節的到來,車友們也開始蠢蠢欲動
這些路段除了隱密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特色,就是距離不長但是滿滿的爬升絕對能感受到雙腿那無比的酸疼。關於這樣的路線,相信車友們一定有不少的口袋名單。北部知名的五指山以及貓空;雲林的石壁;南投的大鞍山等,這些路線光是聽到名字就會不自覺的兩腿那酸意逐漸的湧上來,那些被車友們在坡上抽爆的回憶突然又出現在腦海裡。但也因為頗具挑戰性也成為許多車隊舉辦挑戰賽或是邀請賽的指定路段之一。Team CYTO即將舉辦的大鞍山挑戰賽以及FTL Cycling Team的邀請賽就是最好的例子。
©TEAM CYTO 大鞍公路賽
而今天小編要分享的路線,相信中部車友們肯定非常的熟悉,在知名的爬坡路段中興嶺的旁邊有三條緊連的巷弄,路面雖然不寬大但有著許多的樹蔭遮蔽,車流量也較主幹道少了非常多,整體來說距離不算長,但中間卻有著不少的坡段起伏,因此非常適合騎乘以及訓練。這三個路線在命名上也非常的特別,分別是民興巷、清水巷以及濁水巷。
©夜晚的中興嶺有種獨特的味道
濁水巷
比起單車秘境路線,濁水巷廣為人知的則是美如畫的櫻花。但想要看到這個美景,前面可是要付出不少的腿力。根據路線與高度圖來看,濁水巷長度6.4公里,爬升總海拔為288公尺。前半段屬於起伏的地形,雖說沒有太陡的路線但是上上下下也是有夠受的。熱身足夠後就可以開始上主菜了,隨著雙腿開始漸漸發出警訊,就代表著進入倒數3km的陡升段。將近一公里的彎道就是10%的陡坡連發,這時候齒比打到最輕就是真理,直到抵達與連坑巷的交界處,這段折磨人的行程才會稍微緩和一點。接著你可以選擇往下走回到大坑,也可以往上繼續爬升到中興嶺頂部。
©濁水巷坡度圖以及路線圖
清水巷
相較於濁水巷,清水巷就比較親民一些,全長為5.4公里左右,總爬升為248公尺,平均坡度落在4.8%,不是很困難但要全程輕鬆完騎還是要有一些準備才行。清水巷前兩公里以平路以及下坡作為開胃菜,幾乎可以算是非常輕鬆寫意的路段,除了一些可以視作不見的小短坡以外,超過8成的時間都是能夠用正常的騎乘節奏輕鬆帶過,如果可以就加重齒比,將速度再往上提升一些。當眼前出現大片山居別墅時,代表著歡樂路段就要結束,主菜準備上場,在通過清水橋後馬上來個13%的陡坡並且後續再加上一段長400公尺,平均坡度在10%的路段,當下你的腦海只會想著,究竟什麼時候要結束。看到一個微微的右彎,過了這裡之後就是清水巷的終點,也是大坑二號登山步道的入口,正式代表清水巷挑戰結束。接著就能看自己是否要下滑濁水巷或者往上前往中興嶺主要幹道,到上頭的便利商店稍作休息。
©清水巷坡度圖以及路線圖
民興巷
想成為單車明星,那麼你一定要騎過民興巷,這是在中部車友們之間流傳的都市傳說(並沒有),但不得不說當你完成這一條路線,實力絕對會有著顯著的提升。在129縣道入坡後不久,第一個紅綠燈的民興巷叉口往右轉就會進入民興巷,經過約200公尺的下滑後,迎面而來的便是2公里,平均坡度8%的陡上坡,尤其是最後的500公尺,絕對要馬上切換到最輕的齒比,以免定竿,在爬上頂點後,可以往左轉下滑到中興嶺頂端的便利商店稍作休息,接著再下滑到底部繼續第二次的爬升。
©民興巷坡度圖以及路線圖
這三條路線,雖說距離都不長但對於想要精進爬坡的車友就是非常適合,運用穩定的瓦數來提高耐力,相較於大雪山等路線來說所需的時間較短,一個早晨就能完成,整體來說會更有效率。當然也可以選擇原路反覆騎乘或是在各條路線間轉換增加趣味性,就看各位車友們怎麼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