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大小品牌砍單連連,訂單滿手的榮景不再

老牌自行車貿易商宣布停業,帶給自行車產業的警訊


發布時間:Jul 21,2022 10:00 作者: Elaine

近兩周業界的熱議話題不外乎是老牌自行車貿易商無預警地宣布停業,確確實實給業界丟了一顆震撼彈,此議題也蔓延出供應鏈的擔憂,在如今供應市況緊張、通膨議題衝擊,加上疫後消費回歸常態等情況下,自行車相關需求早已轉趨疲軟。另一方面, SHIMANO日前也表示入門款、中階款自行車庫存回歸常態,全球自行車需求走緩。

©入門款、中階款自行車庫存回歸常態,全球自行車需求走緩

儘管目前零組件的供應和物流仍存在種種問題,但近年來受到通勤行為的轉變、電池壽命成本降低、政府的激勵計劃,以及環境保護的影響,Ebike的需求依然維持強勁。且地緣政治緊張的局勢,進而推動了油價飆漲,也為此增加助力。

©受到種種因素影響,目前Ebike的需求依然維持強勁

不過整體而言,自行車供應鏈需特別謹慎看待下半年與明年的波動,別被訂單滿載的榮景遮蔽了雙眼。近期我們聽各家廠商分享業界現況,砍單、延單狀況層出不窮,尤其以美國市場最為嚴重。據許多業者談道,美國消費市場漸漸衰退,需求的確緩了許多。

「前兩年疫情嚴重時,客人瘋狂要貨,當時又因為塞港,運輸不順暢,因此遲遲拿不到貨,進而導致續許多重複下單的不健康現象。如今疫情已趨緩,運輸也順了,一瞬間湧進所有的貨,打亂供需平衡……」

自行車許多大廠出貨速度變快,從原本的300~400天交期,轉變至數個月,許多老闆都已嗅到不對勁。更讓廠商頭疼的是,客人開始向他們施壓,表示:「之前是因為全球大缺貨,不得不接受台灣廠商漲價,但如今需求已緩、市場狀況也不佳,若台灣廠商繼續漲價,下場即是失去訂單。」

©過去沉浸在「滿單夢幻泡泡」的激情,未來該如何因應市場變動、佈局接下來的路,值得好好省思

我們一同經歷了這兩年的畸形繁榮,也正處於在長鞭效應的蔓延效應中。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我們內心深處就了解到一切終究會被迫回復原樣。接下來的日子,自行車廠商對於「訂單」的感受將會越來越深刻,過去沉浸在「滿單夢幻泡泡」的激情,未來該如何因應市場變動、佈局接下來的路,值得好好省思。

延伸閱讀 : 2022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觀察報告與自行車產業現況分析 (2022/5發布)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