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都說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但就目前整個產業供應鏈來看,寒冬才正要來臨。照常理來說,COVID-19疫情緩解,各國終於迎來解封,經濟將走向復甦的道路,但現實往往給生活賞了一巴掌。原物料短缺、烏俄戰爭、通貨膨脹等造成整個市場需求緊縮,頓時間全球景氣從熱帶跨入北極圈,連航運產業都被受影響。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製造商之一,GIANT深陷風暴中心也不得不做出相對的因應策略。
新的一年到來,對單車產業來說才剛要進入寒冬而已
GIANT不只身處風暴更是風向標
2022年初,GIANT位於崑山的四家工廠因應疫情暫時關閉,對整個生產體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有遭遇人事成本、原物料上漲的困境,在去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仍創歷史新高,必且在第三季依舊穩定成長著。而真正引起業界關注的是來自於一封延遲票期的通知,這對產業界來說確實是第一次。試想看看,如果自行車製造商龍頭已經面臨現金流問題,那麼該行業還能期待些什麼?「考慮到當前市場環境中的所有不利因素,通過降低風險和庫存控管,與供應鏈合作夥伴一起應對這一充滿挑戰的年度,希望在未來幾年內使供應鏈狀況恢復正常。」GIANT在一次的採訪中說道。
GIANT表明需要通過降低風險和庫存的控管才能度過這個危機
庫存水位過高問題依舊存在
這問題不僅出現在GIANT,剛於義大利米蘭結束的EICMA貿易展上,不少業者正討論著庫存積壓的議題,而且普遍大眾不怎麼看好。在12月,德國的Rose Bikes發佈聲明有45,000輛未組裝的自行車,為了緩解庫存壓力更將零售價下調了15%。董事總經理Thorsten Heckrath-Rose表示,他沒有預料到半成品的數量會一系之間變得如此之多,目前已經建立了相關政策來面對供應鏈危機。
庫存水位依舊居高不下,迫使供應鏈不得不做出相對應的決策
進口市場的轉變
去年5月,根據歐盟所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作為歐盟自行車供應商的地位正在迅速提升。2021年,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已經成長23%以上,總量來到 960,000輛,多半為城市通勤車,其他則為載貨車等經濟工具。雖然柬埔寨仍然位居榜首,但歐洲前10大自行車供應國已經大幅度更動,除中國外,孟加拉和印度所製造的自行車在品質與價格相對更具有優勢,這兩個國家對歐洲的出口均增長了50%。
在歐洲,Made in China的車款已經成長至23%
零售市場形態變化
還記得去年2月,Specialized 宣布在美洲開始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在線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銷售服務,在當時震撼了整個零售市場。「喜歡線上購物的騎士關注的不單只是價格,而是如何讓生活過的更輕鬆。而且他們更喜歡在想要的時間以他們想要的方式購買商品,這行為已經是非常普遍的。」 Specialized Europe 的發言人Koos de Boer在一次的訪問中說道。這樣直銷的模式有不少大品牌試圖跟進但並未在2022實現,不過不少代理商甚至是品牌已經著手規劃自己的線上銷售頁面,在不久的將來D2C將成為每個品牌必要的企劃之一。
零售市場正面臨轉型,過往的模式逐漸被淘汰
市場專家Jay Townley在去年10月就曾警告,美國自行車市場將重新洗牌。「這是全球產業正面臨的困境,在一個行業經歷一段需求快入成長之後,會隨之迎來過度擴長所造成的問題,無法承受資源誠心分配的品牌則會倒閉」他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
重新考量工廠設置區域
在2022,為了因應碳稅政策,各大品牌紛紛於歐洲設廠。像是Pon.Bike才剛決定在立陶宛開設一家有600,00輛產量的的組裝廠,以及BOSCH在斯洛伐克投資一家新工廠用於e-Bike電機馬達製作。而其中葡萄牙更是在其中的佼佼者,不少碳纖車廠都在此設立新的據點,為的就是大幅度減少誠品運輸所帶來的碳排放税增加。由三家葡萄牙自行車零部件製造商所成立名為Carbon Team的工廠,計劃到2024年現場產能達到25,000輛。
BOSCH於葡萄牙設置電機馬達研發與製作中心
跨領域產業進入電動自行車市場
在2022年台中週到正在舉辦的CES(美國最大消費性電子展)就能看出,不少非傳統單車產業的品牌開始跨足這個領域,像是哈雷出產旗下電動車、Porsche購買電機馬達品牌進而推出自家品牌電動車款、Acer研發專屬自有品牌室內訓練台等皆是如此。而今年3月,YAMAHA宣布計劃在歐洲推出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和電動滑板車,這個決策引起了廣泛關注,不難看出來E Bike的市場依舊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另一個名字大家肯定不陌生,迪卡儂,這家法國零售巨頭以開發中端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而聞名。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非傳統單車產業投入E bike的行列
2023年對於自行車產業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諸多品牌依舊面臨居高不下的庫存水位,中低階車款的需求依舊緊縮,節慶的促銷策略似乎也不怎麼具吸引力。此外,烏俄戰爭也沒有個結果導致原物料的成本居高不下,種種因素都導致了企業普遍不看好今年,甚至不少人說今年將會是經濟的寒冬。但切記「資源都在,只是重新分配」這句亙古不變的道理,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成為那位掌舵者。隨著通貨膨脹的趨緩已有了些跡象,2023對於單車產業來說將迎來巨變,你/妳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