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新一代的巡航王者BLKTEC C1D全能輪組開箱


發布時間:Feb 02,2023 18:00 作者: Tim

輪組,對於許多車友來說是是升級的最優先選項。一般來說剛入手單車時,多半會先使用成車配置的輪組,然而隨著騎乘的時間一久,便會開始嚮往「升級」這檔事,接著開始踏入這條不歸路。而最終目標不外乎輕量化與空力效能的優化,要更換車架難度較高,而輪組相對來說是CP值較高的選項。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前輩會告誡新人,沒有什麼是換輪組無法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換一組新的。

身為一個熱愛單車的成年人 家裡有好幾個輪組也在正常不過

當然根據騎乘的類型不同所適合的輪組也大不相同。舉例來說,當你要參加西進武嶺、KOM等長爬坡賽事,首選就會是具備輕量的低框爬坡輪;假若今天要參與鐵人三項或是北高雙塔,那麼高框板輪就會是較佳的選擇。但隨著碳纖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少板高介於30至40的輪組不僅擁有優異的重量,同時擁有板輪的空力與剛性,既能爬坡又能巡航衝刺,「全能」即成為他的專有名詞。像是CADEX 50、ZIPP 353NSW、BLACK INC 45等皆是,更是在World Tour的賽場上成為選手們的新寵兒,甚至是登山站也能看到全能輪組的身影。

具備輕量化與高剛性的全能輪組如今已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而在去年台北自行車展有這麼一個輪組特別吸睛,來自BLKTEC的新全能輪組C1D。先別說實際騎乘起來如何,光是那宛如六芒星的輻條就足夠吸引人,讓人迫不及待想要將它裝上車,實際上路感受那那獨特編織法所帶來的全新騎乘體驗。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有機會能體驗這款輪組,好一陣子都帶著他騎遍中部各地的路線,也發現了C1D不少不為人知的特色。現在就一起來好好的發掘這造型特異輪組的奧秘之處。

看到這個獨特的造型就知道,這款輪組肯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黑科技

仿賽輻條編織法

C1D這款輪組,首先肯定會被那如同六芒星的獨特造型給吸引住。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樣的設計靈感來自於F1賽車,在那分秒必爭領域裡頭,每一處空氣阻力都必須精打細算,輪框的造型對於空力的優化有著必然性的影響力。BLKTEC將這份概念延伸至單車中,並結合優異的碳纖製成,為輪組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里程碑。這樣的一體式設計讓接近花鼓處福條不會彎曲,因此能帶來更好的慣性與剛性,把每一次的踩踏都轉換成前進的動力,在長途巡航或是短程衝刺就格外合適。

由F1賽車延伸而成的一體式外型,讓每一次踩踏都能完美的轉成前進的動力

完美的下坡穩定度

一體式的造型除了在巡航時能有極佳的表現外,在高速下坡時也有著驚人的表現,那穩定度是無法比擬的。雖說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還是比較偏好登山賽,但翻開今年的行事曆,不難發現增加了不少公路賽與繞圈賽,甚至有丘陵繞圈賽的出現。在這樣的賽事裡頭,因為坡度較緩重量優勢較少,但假若能在下坡時拉開距離就有機會站上凸台。而輪組的平衡性深深的影響著下坡的靈敏度與穩定度,無彎曲的設計在面對急彎時,能給予車手即時的回饋,順暢的進入彎道;出彎時,踩踏的力量即時轉換成為前進的動力,瞬間就能完成一個完美的進攻戰術。

實際騎乘心得

既然C1D為全能型輪組那麼免不其然的要將他帶到各式的路線上進行實測。丘陵、短坡衝刺乃至於長距離巡航等皆測試過一輪,不得不說在慣性上真的非常有感,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尤其在短坡衝刺時,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力量的傳導,卻沒有高框板輪的重拖感,在在的證明C1D能成為突破極限時的最佳夥伴。

C1D絕對能成為公路賽與繞圈賽的最佳夥伴

但也因為C1D的重量相對較重,縱使他擁有高剛性,當進行長爬坡時,沒有一定的腿力就容易成為一個負擔。因此,假若要挑戰KOM、塔塔加等賽事就不怎麼適合,那如果要參加北高雙塔或是繞圈賽,那麼C1D絕對是那個正解。

帶這款六芒星的輪組到紫南宮祈福,希望他能帶著我在今年的賽事有更高的突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