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在明天正式登場,大家今晚的心情如何呢?去年的展會因為邊境仍未開放,幾乎沒有國外買主到場,顯得相對冷清。今年因應疫情趨緩,重啟開放,且多了許多外進產業的新加入,想必會熱鬧許多。
©TAIPEI CYCLE 2023
©E-bike出口量近年呈現強勁增長,為自行車產業帶來變革 (圖片來源:Taiwan Bicycle Association)
展前一個月,單車時代團隊陸續與各品牌接洽展會合作事宜,包含最新年度的新品露出、外進產業的企業專訪、展會過程的動態紀錄,在忙碌的日常中,有個業界前輩跟我們聊到:
「你說現在的狀況對自行車產業來說,是好是壞也說不準。景氣淡的時候吧,是我們可以轉型的時機點,怎麼改善產品開發、調度人力,趁勢拉拔年輕人上來,境外電商、國外客戶的開發,這些都是年輕一代可以做的,畢竟訂單一直不來也不能痴痴地等,反而應該要加速前進。
但大多數的人,不會選擇在景氣差的時候有更多作為。景氣好的前兩年,每個都說沒空,光忙著要消化訂單就沒有時間思考企業要怎麼進步;現在有一大把的時間,卻開始說沒營收進來所以不投資。」
傳產的年輕一代,需擔起轉型的重責大任,以利企業長久經營
今年的Taipei cycle可以說是市場重新洗牌的關鍵,除了能在展會上看到許多外進產業的加入,我們也期待各家沉寂許久之後展現出來的開發實力。早有一些企業默默的串聯彼此的技術,組成聯盟準備在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有企業從電子領域跨入自行車業,大力投注資源一心想建立自己的E-bike王朝;有一些企業不拚規模大,卻敢於抽出年度30%的營收培養年輕人才、發展境外電商、與行銷平台合作,讓企業在變化快速的大環境下營收年年增高。
©2022年底,台灣E-bike出口量首次超越100萬輛,主要出口國為荷蘭、美國、德國 (圖片來源:Taiwan Bicycle Association)
若你看清局勢,了解你已經被市場拋在後頭,卻還願意虛心請教、再次投資,你才有機會創造下一個高峰。
等,是後進者的思維;敢,才有機會站上高峰。
等,是後進者的思維;敢,才有機會站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