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明傑
鐵騎挑戰太平山 訓練筆記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原訂 4天 3夜太平山練車行因天氣不穩,決定延後一週再出發,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早晨騎上北宜公路,這個路段是最舒服的。清晨的北宜空氣清新、車少、坡度又平易近人,就算加快速度,那感覺也是通體舒暢,因此,「北宜」早已是單車一族必騎的經典路線。
早晨的北宜公路還有另一特別之處,大家都知道宜蘭名產鴨賞,宜蘭鴨也因此名聞全台,而在 06:30-07:30之間,差不多是宜蘭鴨由宜蘭送往台北正準備出北宜山路的時間,這時段約有 2至 3部滿載鴨子的卡車由對向車道疾駛下山。這有很特別嗎?有的。每當這些鴨車經過,順著尾流就會有一陣濃濃的鴨味撲鼻而來,鴨味會持續 100-200公尺遠,有時甚至可見天上雪花飛舞的景象,這當地才有的獨特景象,也帶起有兒時鄉下的味道。
里程:82km,新店-北宜公路-宜蘭市區-二結-三結-五結鄉-冬山河親水公園旁民宿
訓練策略:維持有氧區間 150-168 bpm,必要時拉高強度至 175 bpm但避免進入無氧區間,以訓練有氧區間之運動效率。
上到北宜〝No.1 check point---二格公園〞後,可遙望左側連綿的山景。繼續前行會經過位在山稜線上的碧山派出所 (位在右手邊),由碧山派出所往上到左下石碇的北 47路口,這段路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景緻,若你來對時間才看得到之景,那就是「雲瀑」!只要抓對時間,約上午七點前,氣候涼爽日照濕度夠,就會看見雲海從右側山下漂起越過稜線道路向左而下,若有幸置身雲瀑中,感受那無法言喻之感,什麼煩惱都會隨著雲瀑一起帶走…而北 47路口附近正是回頭觀賞雲瀑沿山而下的最佳位置。所以每當筆者騎到這段筆直緩坡時,內心會格外的輕鬆無憂。
在通過有著美麗名稱的雲海國小後即準備最後加速,一股作氣衝上北宜公路坪林段的坡頂,這也是筆者的〝No.2 check point---風露嘴〞。上到風露嘴代表著馬上就可以享受下坡的快感,此時千萬不要急著衝下山,花點時間靜靜感受這裡的美,要不然真的白騎這一段路了。
調勻呼吸後慢慢的滑下坡同時把視線轉向右方。沒錯,右邊的山谷有著美的令人忘記呼吸的雲海,這道會流動飄浮的雲海,下方正是大台北地區民生用水命脈的翡翠水庫蓄水區。這裡可以見到山腰上的人家在雲海裡載浮載沉若隱若現,宛如童話故事中的夢幻仙境,每次經過都在想,不知道居住在那的人家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其實我一直在想,如何寫?寫多少才寫的完?想一次把北宜公路的特色用文字表達出來真的不容易,尤其是所學有限的國語文造詣更是難上加難。而北宜過坪林後的半段又比前半段要來的自然更美。聽再多讀再多也比不上親身體會,特別是用騎單車的方式真正體會最細微最自然的景緻及美好事物,但這還需要一點好體力啦。像是過坪林後會下到石石曹溪谷,這裡有環境清幽背山面水的露營地。石石曹溪谷到縣界這段在 7月中旬左右,可以見到滿山的蝴蝶飛舞,就連龜速爬坡都要小心閃躲路面上的蝴蝶,這樣卻意外讓筆者有機會近距離邊騎邊欣賞各式美麗蝴蝶,這感覺還真的不知該如何化為文字。
快到〝No.4 check point---縣界〞時,氣溫愈來愈低,現在是盛夏 7月嗎?縣界這裡已被雲霧覆蓋,冷到保暖衣物都拿了出來,好在縣界有熱騰騰的茶葉蛋可補充能量繼續再戰。過了縣界也意味今天三階段之二的山路訓練進入尾聲,即將進入第三階段的平路高速訓練…
訓練檢視:
No.2 check point平均心率 169 bpm、最大 178 bpm
No.4 check point平均心率 167 bpm、最大 177 bpm
區段時間均較平日有氧訓練時要快,練習強度略超過預設目標。
見晴的禮物,眼前一片太平山雲海。
還記得朋友曾說過,「想要練好爬山,就要先認識這座山。」又不知誰曾說:「要跟山做好朋友,才會爬得好。」,所以,為了這場太平山之役,想要爬得輕鬆愉快就要多認識她、親近她,跟她做好朋友。
一早到土場管制站就好不熱鬧,雖然預料這一個月會有許多車友前來練習,只是沒想到今天會有這麼大一群,是色彩亮眼又笑聲不斷的愛 V車隊啦,筆者心想,今天的練習應該會很好玩囉,於是跟著學長及 Casati先生先行上山。
里程:54.1 km,土場管制站-中間-白嶺-見晴 (1829m)-太平山停車場
訓練策略:熟悉太平山坡度變化為首要,維持有氧區間 150-168 bpm (容許至 175 bpm),避免進入無氧區間並維持有氧運動效率。
練騎第二日,筆者與學長及Casati先生同騎太平山。
開始學長就大腳踩上多望橋後的上坡,筆者想:這才剛開始耶,也給點時間熱身一下嘛!好不容易才跟上,學長就已經軟腳了;接著筆者又跟上 Casati先生,他昨天好像才騎完北橫回來今天又騎太平山,真佩服他的好體力。過沒多久,愛 V車隊的阿亮及小鄭並肩超越,筆者就順勢跟在後面,想說就跟著他們的節奏好了,要不然今天應該會愈騎愈墮落、愈騎愈休閒。一路都與小鄭及阿亮保持一小段距離,因為自己也覺得非常不好意思,擔心著,背後有人跟著的感覺或許有些人會不太喜歡,但是他們二人爬山的頻率及速度都很穩定,也慢慢的有拉高強度,跟在後面順著小鄭的頻率是蠻舒服的,心想要好好把握住這難得的練車機會,讓筆者慢慢找到今天練車該有的節奏,也感謝小鄭及阿亮不介意莫一路尾隨在後。
訓練檢視:
No.5 check point平均心率 160 bpm、最大 179 bpm
區段時間較去年要慢,前半多為輕鬆騎,過中間後逐漸提升強度至 170-175 bpm,超過預設 168 bpm時間約為 44 min,綜觀全段應有達成既定目標。
晨曦中的五結,帶著兒時記憶中的熟悉味道。回想小時候給阿嬤帶過,直到國中的每年暑假都會回五結避暑。
這次練坡的回程,還是選擇經五結、三結、二結的鄉間小路繞過羅東市區,騎在這段鄉間小路,沿途映入的都是翠綠稻田及美輪美奐的獨棟透天厝,如果天天能在這樣的環境練車,那訓練真的會是一種享受。
北宜公路上最著名的「九彎十八拐」身影
騎上北宜公路著名的九彎十八拐,海面上的龜山將軍不時陪伴在側,映照晨曦日出的龜山島顯得格外亮眼,「龜山朝日」是蘭陽八景之一 (歷史可追溯至清代)。龜山島也是北宜進入宜蘭縣後第一個見到的,因此見到龜山島就等於到了宜蘭,龜山島因此也讓回鄉遊子有回家的感覺,這感覺深深刻印在大家的記憶中無法忘去。曾聽說當初北宜高在規劃時,有人建議雪山隧道出口位置必須能看見龜山島,由此可見龜山島在宜蘭人心目中的地位。
里程:85km,親水民宿-五結-三結-二結-宜蘭火車站-北宜公路-新店
訓練策略:維持前兩日訓練成果避免過度疲勞及乳酸堆積,維持有氧區間 139-168 bpm,以轉速為主幫助乳酸排除。
今天練習的重點都維持在輕鬆的有氧區間,因為擔心過度的訓練使免疫力下降,最後得到感冒。在連續幾日的高強度練習或是賽前、賽後訓練,只要一次感冒,先前的練習就都白費了,所以這次特別注意。
直到回程的最後一段坡,離〝No.2 check point〞約 3公里,感覺狀況相當不錯就拉高強度直到坡頂。上到風露嘴就見到對向車道地平線慢慢浮出一專業車手的身影,一位身穿亮眼澳洲國家隊車衣、身形婉如職業選手的男性也同時上到風露嘴,瞬時雙方視線交錯對焦,不約而同相互大笑,彼此興奮地馬上停車相互握手鼓勵。
在這星期一的早上,當大家都準備開始一週忙碌工作的同時,徐先生與筆者有緣在山上海倫咖啡席地而坐、開懷暢談,這才是人生。
訓練檢視:
No.4 check point平均心率 157 bpm、最大 165 bpm
No.2 check point平均心率 158 bpm、最大 175 bpm
區段時間及心率均達成既定訓練目標。
後記
這趟行程當然不能只有練車,有練車就有消耗、有消耗就要有補充。
打著運動後可以放心大吃特吃的好理由,連續兩日痛快的羅東美食之夜著實過癮,吃遍羅東夜市的美食,有義豐蔥油餅 (台大新生南路大門對面也有不錯吃)、龍鳳腿+炸春捲、一串心 (晚上店休)、沙茶炒羊肉+羊肉湯、肉羹番肉捲+肉羮麵、卜鴨、超大熱狗、沙茶燙魷魚、蜜汁烤雞排、花生捲冰淇淋、包心粉圓…等,其中炒羊肉攤更是大排長龍,這是以前筆者見都沒見過的景象,才逛完夜市一圈回來,排隊的人龍就增加了二倍,真是太誇張了,這應該也是北宜高通車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吧。
羅東夜市的羊肉有三攤,每次幾乎都要排隊的有兩攤,差別在於料理時由無配上九層塔吧。每一家都值得一試,羅東夜市的羊肉口味獨特,是以薄片方式料理羊肉而非一般的帶骨肉塊,吃起來相當特別好入口,其中羊肉清湯碗底鋪滿豆芽菜,配上特別的醬料超好吃,重點是價格平易近人,這就是宜蘭在地特色。
作者:
莫明傑,車齡18年以上
熱愛自行車競賽的刺激與戰術謀略,參賽資歷豐富。近年更將學習觸角延伸至自行車、鐵人、三項、馬拉松項目之賽制規則,是國內自行車賽及鐵人三項賽計時技術先驅,期許能為國內賽事/賽務品質的提升盡份心力。
個人部落格:Jay & Johnny's Bike Blog,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騎車經驗,特別分為 MTB及 Road Bike兩大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