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之名永流傳
不管贊助商提供的自行車多麼高檔,能不畏風雨、超越嚴峻地形、征服遙遠距離的,永遠是車手自身。
百年前,他們便被視為公路巨人,回顧自行車運動的歷史時,我們總會發現一些備受敬重的名字,車迷們更是經常賦予冠軍們獨特而華麗的暱稱或美名。
在上世紀,西班牙的Federico Bahamontes被稱為「托萊多之鷹」(Eagle of Toledo),盧森堡的Charly Gaul被稱為「山脈天使」(The Angel of the Mountains),他們都在登山領域有著非凡的表現;在義大利,車迷們對自行車特別熱衷,他們的英雄Fausto Coppi更被稱為「冠軍中的冠軍」(il Campionissimo)。
©和輕盈柔和的暱稱不同,曾經是屠夫的Charly Gaul個性火爆且不擅與人群相處,退休後他隱居在盧森堡的鄉野中直到去世(Cycling Legends)
在比利時,車手最高的榮譽是被稱為「法蘭德斯之獅」(Lion of Flanders),如今這個頭銜由 Quick Steps 的Tom Boonen 持有,他曾贏過四次的巴黎-魯貝賽段;今年環法中受傷退休的英國Mark Cavendish因他出生於曼島並擁有飛彈般的衝刺能力,被稱為「曼島飛彈」(The Manx Missile)。
©無緣破紀錄的Cavendish(AP)
也有比較無俚頭的綽號,像是法國Thomas Voeckler以他奇特的表情、鮮明的個性與堅強實力聞名,他在2011年環法連續穿著黃色領騎衫、領先眾人長達十天,因而被稱為「外星人」(The Alien)。
Voeckler騎車時的表情非常有戲
現代最大醜聞:波多黎各行動
2006 年,西班牙警方調查選手違規使用興奮劑等禁藥的波多黎各行動(Operacion Puerto)在環法開賽前展開,比賽前夕,涉案的義大利車手Ivan Basso和德國車手Jan Ullrich被剔除資格,亦有許多其他車手被淘汰,涉案名單約在五十人上下,規模之大幾乎讓環法賽辦不成,不過,在排除了所有用藥的運動員後,2006年環法被認為是有史以來辦得最好的一次,更重要的是現場路邊觀眾的人數創下了紀錄,這表示醜聞曝光非但沒有澆滅他們的熱情,反而讓他們更加關注比賽!
環法賽結束後,波多黎各行動的餘波持續影響著自行車界,許多車手被停賽,名譽和職業生涯受到了嚴重影響,儘管調查引起軒然大波,但由於當時西班牙法律規定涉及興奮劑的行為不是刑事犯罪,所以無論是車手還是醫療人員,最終都沒有因為涉案而被法院起訴或定罪。
部分涉案車手在往後的幾年因為其他的禁藥違規而被UCI禁賽或取消成績,而波多黎各行動推動了體壇對監控藥物和打擊禁藥的重視和實踐,這個行動至今依然是自行車界最大規模的反禁藥事件之一。
©受到調查影響的車手們(eitb.eus)
打造成功的公式
UCI 一直強調自行車運動需要改革才能長存,但急需改革的不是賽制,而是整體運動的管理方式,環法官方讓全球120 個國家地區的觀眾同步收看比賽實況轉播就是最顯著的第一步。
如同其他風靡全球的運動,自行車必須推向全球市場,並誕生來自歐洲以外的冠軍車手,引起其他區域的關注;受惠於環法商機的國家不只法國,國際遊客也為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等鄰近國家帶來大量外匯,甚至2007年和2014年環法賽也對英國經濟有很明顯的提升,因此比賽官方和主辦國必須滿足這些特地到歐洲朝聖的觀眾需求,提升觀光服務與動線規劃安排等配套措施。
行銷全球是環法官方的課題,若UCI想要改革,應該和主要賽事的官方攜手合作,制定對於禁藥的有效控制措施、盡可能消除自行車運動中的禍害,才能將這項運動賽事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冠軍站上講台接受榮譽與眾人喝采時,古老而雄偉的教堂再一次見證了這場偉大的比賽與參加者的付出,教堂的鐘聲將不朽的運動精神傳遞到遠方,故事將會繼續被世人傳頌。
©2014年環法(PA Wire/Press Association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