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待遇澆不熄熱忱
和男子車隊相比,當年女子車隊的住宿、補給和教練指導都較為遜色,不過,對Martin來說,光是能夠在法國參與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比賽就非常開心了。她說:「至今仍然令我興奮的事情,就是做別人說你做不到的事!」
儘管Marianne Martin和Laurent Fignon站在同樣的舞台上接受歡呼,但男女冠軍之間的獎金相差甚遠,Martin的獎金是1000美元,而Fignon 贏得了如今換算價值超過 225,000 美元的獎金,Fignon曾在賽後採訪中說道:「我的目標就是贏得很多比賽賺很多錢,我並不羞於承認我是為了名聲和金錢而騎。」
©1984年環法時的Fignon。在1989年他曾有機會贏得第三次環法冠軍,但最終以8秒之差輸給Greg Lemond,這至今仍是冠亞軍相差秒數最短的紀錄(RTVE)
1987 年,Fignon因為在一場賽事中被檢測安非他命呈陽性反應而被取消第三名的成績,1989 年賽事中他再次被測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晚年時,他在自傳中承認80年代自己除了毒品外也偶爾使用興奮劑,但他認為當時很多選手都這麼做,而且興奮劑「不會顯著提升車手的能力」。
相較之下,Martin得到的名聲和財富遠不如Fignon,她說:「我贏得了一座獎杯跟1000美元的獎金,我與我們的團隊分享了這筆獎金。有些人認為我得冠軍後賺了很多錢,但對我來說這與錢無關,我們參加環法,是因為我們喜歡自行車。」
©美國隊的女孩們一同站上頒獎台合照(Marianne Martin)
健康狀況不佳 淡出體壇
在1984年成為第一位環法女子冠軍後,Martin的運動員生涯來到高峰,但她的健康狀況卻也出了問題。第二年春天她參加歐洲的比賽,賽事時一直下雨,她生病後一直無法完全康復,後來她又參與了一些大型賽事,比賽表現每況愈下,她說:「我的身體越來越疲憊,那一年我真的很掙扎,接下來的一年也沒有好轉。我比賽成績不好,身體也不健康,所以我決定辭職。」
1986年,她決定結束職業生涯,為了維持生計和償還自行車職涯中累積的債務,她搬到加州洛杉磯從事廣告業約兩年的時間,職涯的大起大落與身體的狀況讓她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受「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所苦,認為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只是運氣好。
三十多年過去,Fignon已在2010年因癌症去世,Martin如今過得如何呢?
如今,她是個偶爾騎車的攝影師
©現年66歲的 Marianne Martin(kateveronneau)
她成立了攝影公司Real Life Portraits,替人拍攝肖像和婚禮攝影,她也曾採訪許多運動員結束運動生涯、轉向「真實生活」後的故事,並將這些故事出版成冊。科羅拉多山區乾淨的空氣對她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近年來她終於能重拾有氧運動,自行車又回到了她的生活中。她每個月會騎幾次自行車,不同於年輕時為了競速和勝利而騎,她現在騎車是為了享受旅行時的風光。
Martin表示,1984年那件黃色領騎衫依然掛在她衣櫃的某個角落,而獎盃則收在櫥窗中,她將獎盃視作一個包羅萬象的容器,「它對我來說很有價值,但它並不能定義我。」
©2021年受訪時她穿上舊車衣、拿出獎盃(Jill Yes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