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理論上將會是未來所有先進城市的趨勢,它不僅可以增加運動量,而且相當方便,還有環保的作用。
而究竟是什麼因素,主導了「開發中國家」[註]的共享單車使用率?中國山東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的 張欣和馬良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影響使用共享單車的最大原因。
(註:中國是否為開發中國家是具有爭議的,以客觀標準如:人均GDP,中國屬於開發中國家。但以世界影響力來看,中國並非典型的開發中國家。)
台灣共享單車Ubike
研究方法
作者使用問卷調查,收集了來自28省,211位共享單車用戶的看法,包括對共享單車的態度、社會規範、旅行習慣與感知行為,並使用統計學,了解共享單車的使用動機。
研究結果
以下七點為影響共享單車使用率的因素,其中,以行為態度為使用意圖的最大因素
行為態度(Behavior Attitude):
「行為態度」指的是人們對於使用共享單車這個行為持有的個人感受和評價。舉個例子,如果你認為騎共享單車很酷、環保,或者認為它很方便、經濟,這些都是正面的行為態度。
相反地,如果你覺得騎共享單車不安全或者不舒服,這些則是負面的行為態度。這種態度會影響你是否選擇使用共享單車。
社會規範(Social Norms):
社會規範對共享自行車使用意圖有正面影響。
這指的是個人對於他們認為社會期望他們應該如何行動的感知。換句話說,就是社會或周圍人(你的親朋好友)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舉例:如果大多數人認為使用共享單車是環保和時尚的,這種社會規範可能鼓勵更多人選擇共享單車作為出行方式。
感知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這是指共享單車是否好操控,使用者有沒有信心「駕馭」共享單車?騎乘的過程是否輕鬆不費力?
單車越高級、好操控,越容易提高共享單車的使用率。
旅行習慣(Travel Habits):
若一個人在平時會使用共享單車,那他有更大的概率會繼續騎乘共享單車,作為他交通的手段。
共享自行車使用意圖(Shared Bicycle Use Intention):
這是指個人對於將來是否打算使用共享自行車的意圖或計劃。
舉例:一個人可能計劃在上班時使用共享自行車,因為他認為這是一種便捷且環保的出行方式。
控制變量(如收入、居住地等):
收入越高,越有可能使用共享單車,其原因推測可能是高收入者更注重生活品質與環保。
而居住在城市的人,也更有可能使用共享單車。
人口學變量(如性別、年齡)和情境因素(如距離):
年輕族群相對老年族群更傾向使用共享單車,原因可能包含環保意識與技術門檻,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共享單車。
如何提升共享單車使用率?
根據本研究所的結果,可分為兩個層面去提升共享單車使用率:
1. 改善單車品質(硬體層面)
1.1共享單車要讓人感到舒適,站點要多,增加車體安全性與便利性(例如:提供菜籃)。
1.2共享單車電輔化,減輕使用者的騎乘負擔,可以照自身能力調整騎乘模式。
1.3修建單車專用道,讓騎行過程更安全。
2. 觀念宣導
影響共享單車使用率最大的因素是態度,即使用者對共享單車的看法,若使用者認為共享單車不方便,很危險,那自然不會去使用它。
因此,改善硬體措施,並透過洽當的廣告宣傳,塑造共享單車的正面形象,是可以有效提升共享單車使用率的,因為,使用者的心態變了。
使用者越認同共享單車,對於共享單車的接受度就越高,使用率就會上升。
以台灣的現況分析
以台灣來講,仍存在著交通環境惡劣,各種行人不友善的交通硬體。
僅有道路規劃良好的部分都會區路段,會看見比較多的共享單車使用者。
若要促進台灣的共享單車使用率,還是要先以改善道路標線、號誌、規劃,才能逆轉國人對共享單車的「行為態度」。
不過,台灣共享單車的數量、品質與電輔化,以及APP設計,經過多年實驗與不斷改善,已經相當良好。剩下的部分,就得依靠民眾、公益團體與民意代表爭取了。
結論
共享單車的發展與普及化,最重要的在於民眾的「行為態度」,而行為態度又可以分為硬體與觀念。
台灣的硬體發展相當不錯,觀念也還可以。理論上會得到很好的發展,不過,仍缺乏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這得依靠大家的爭取,以改善共享單車的處境。
參考資料
Xin Z, Liang M, Zhanyou W, Hua X. Psychoso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shared bicycle travel choices among Chinese: An application of theory planned behavior. PLoS One. 2019 Jan 25;14(1):e0210964. doi: 10.1371/journal.pone.0210964. PMID: 30682066; PMCID: PMC634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