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
愛輪氏感動100:何麗卿
今年邁向一輪的第 12屆環花東自行車賽,這是台灣自行車俱樂部長途多日賽的起源。誘因不大的賽事獎金,每年卻有各國好手角逐獎盃。這 12年其來不易,從首屆參賽人數 150人,到現在上千人的賽事規模。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的秘書長何麗卿,在以男性為主的單車運動,用散發光芒的眼神見證女性的柔韌與力量。
.jpeg)
2012第12屆花東賽增加了身障體驗組
環花東大賽:探討花東賽的源起,得從單車漫畫「鐵馬頑童」細說從頭,漫畫主角野野村輝以環沖繩大賽為目標所發展的故事。環花東也是以環沖繩大賽為藍圖的長途公路賽,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的花東賽事以環沖繩大賽的概念規畫,1999年何麗卿前往觀摩環沖繩大賽,對優質的道路交通全線管制及市民組車手高水準賽事展現印象深刻。
何麗卿 |
|
單車起源 |
大學畢業購買第一台單車 |
生日 |
2/9 |
身高/體重 |
157/50 |
血型 |
O |
出生地 |
新北市金瓜石,一個無法騎單車的多階梯山城 |
學歷 |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 |
未接觸單車前的運動 |
羽球 |
偏好的騎乘地型 |
以公路為主的休閒騎 |
最得意的事 |
1.峰迴路轉東北角自行車賽經過故鄉—金水浪漫公路 2.回到故鄉金瓜石舉辦黃金下坡賽 3.2004年紐崔萊盃台灣登山王自行車賽 |
戰駒簡介 |
GIANT 890i城市車、太宇頂級公路車 |
何麗卿擅長商業設計,1986年進入捷安特擔任企畫、1993年轉入捷安特體育基金會 (現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都是以推動自行車休閒旅遊為主,對自行車競賽接觸不深。而正值台灣自行車選手嚴重凋零、自行車競賽環境停滯的年代,單車媒體人張壽生與資深車友舒昌威茶餘飯後的單車經,何麗卿深受感動,促使今日的自行車騎士協會,並有「花東自行車賽」、「北海岸自行車賽」、「峰迴路轉東北角賽」等,12年來串出全民性台灣自行車運動環境。
.jpeg)
何麗卿在以男性為主的單車運動中一枝獨秀
.jpeg)
花東賽前晚上9點多,何麗卿(左)進行領隊會議、狄懋昌(中)、國際裁判馬丁(右)
一場賽事,不同的身份有各自的觀點
選手:體力好者,玩比賽;狀況差者,被比賽玩。
觀眾:看不懂賽事過程及戰術,期待高張力的終點衝刺。
協會:每一刻都想將賽事辦得更好。
秘書長何麗卿:在賽事期間,我感覺都沒做甚大事,俱樂部車手的熱情參與是我活力的來源。
.jpeg)
何麗卿(中)與車友的聊天中獲得熱情
騎士協會理想中的的單車賽事,是讓參賽者有高規格的尊榮體驗、安全的競賽路線。「每年舉辦賽事的費用逐漸升高,協會雇用更多的專業人才、引導裁判、行銷媒體等,協會持續拉高賽事規格,外人或許會誤以為協會可以拿到可觀的贊助金,但事實不然。」何麗卿無奈的表示,協會在有限的資源,如何發揮最高的效率。「每年舉辦完花東賽後,我對大會工作人員深感愧疚,因資源及人力的不足,常常在賽事中一個人當三個人用,很感謝一路辛苦、支持協會的工作人員。」
比環台賽難度更高的俱樂部公路賽
比起辦理一年一度的環台賽,何麗卿表示,舉辦花東賽承受更大的壓力,「上千名市民組車手的實力參差不齊,發生意外的可能性較高;UCI 2.1級的環台賽只要照顧百餘名的職業車手。」騎士協會是以推廣單車競賽為前提,也希望能提升菁英組的賽事獎金;但目前的情況是,先強壯賽事品質再談升級獎金規格。
大約在 2005年,花東賽的報名費從 500元翻到 2千元
動輒上千元、近千人的報名費,菁英組總冠軍的獎金卻僅有 1萬多元。
以太魯閣國際登山賽為例,拿下 2連霸的單車素人范永奕因此聲名大噪,翻查 2010、2011太魯閣盃的賽事秩序冊,菁英組總冠軍的獎金分別為 1萬元及 1萬2千元整;反觀冠名國際賽事的馬拉松賽,菁英組總冠軍的獎金上看數 10萬元。
車友喜歡參加騎士協會所舉辦的賽事,但參賽者之中也有聲音:辦一場比賽,未免賺太大了吧!
以下茲舉例比較不同運動種類的賽事型態:
1場 10公里的跑步賽事報名費約 100元,送T恤、有補給,賽後有摸彩;
1場 300公里的單車競賽報名費約 2000元,送T恤、有補給,賽後沒摸彩。
長途公路賽動用的人力、物力龐大驚人,速度高出數倍單車競賽更容易發生意外,顧及安全的隱藏成本是難以計算的。
.jpeg)
競賽中的每一刻都要全神貫注,稍為閃神就很容易發生意外
一位喜歡騎車,任職於廣告公司的行銷人員對單車贊助表達這樣的觀點:我們應贊助「以節能減碳形象的單車賽事」?還是「大鍋炒的全民健康路跑」?大型單車賽事的參與人口約 2千人,基本款的跑步活動很容易破萬人。贊助單車賽事的好處在於以有限的預算成為冠名贊助,因為贊助廠商並不多。
台灣單車製造產業聞名全球,但…以代工為主沒品牌的廠商,需要下廣告嗎?
關於北海岸的停辦
「我了解到有時候要完成一件事,不只是要盡人事、聽天命,更要聽人命。」何麗卿在得知北海岸賽事因為交通管制等原因面臨停辦,當下除了沮喪之外,更對已經報名的車友感到抱歉。「北海岸賽事已經辦了好幾屆,卻因為少數不支持單車運動的人而全盤否定;那種即使你再努力付出也無法改變,這是我在協會工作 10餘年來感到最大的挫敗。民間團體可以推著官方走,但我們不願見到因為不合宜的決策而拖慢台灣的單車運動發展。」何麗卿至今仍氣餒的說道。
另一個來自於不熟悉單車運動的民眾觀點則是,騎車的難道就比較偉大?要讓平時勤務就已經繁忙的交警增加額外業務?騎車比賽很爽,但這些交管費用卻是動用國家資源。騎士協會理事長陳春發對此表示,管制道路付出成本是天經地義,協會的方向是朝向以義警為主搭配交警,交警的角色更為重要。花東賽背後的事實是,兩日長達 300公里的交管規模下,協會須付出道路成本並且提升賽事品質,若以環沖繩大賽為借鏡,他們的報名費大約 5千元。
自由自在無愧於心
報名賽事就是一種消費,現今如此眾多單車協會,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說到台灣至 2008年以來,單車協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何麗卿樂觀其成,這代表騎士協會所舉辦的賽事還無法滿足台灣的車友。「報名騎士協會賽事的車友非但沒有因為協會增加而使報名人數減少,更多的活動賽事活絡台灣車界,我明顯看到台灣俱樂部實力的突飛猛進。」何麗卿表示。
愛輪氏近 10年曾參與或採訪的賽事中,除了每年主打著媲美環法賽的國際環台賽之外,個人淺見認為,最優質的賽事由 TUAA (中華民國城市生活運動協會)主辦,可惜的是 TUAA於 2011年底吹熄燈號了。一場成功的賽事,不僅要讓選手玩得開心,還得兼顧政商關係。簡單的雙腳踩踏,背後牽涉著複雜交綜的運作機制。
而騎士協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的情況可說是方向正確、剛買了一張名為全民健康的車票,但離終點還很遠。當目前馳騁賽道的女性參賽者升格成為母親,她們會在小孩的養成教育中深植運動精神;剛因北海岸賽事停辦而受挫的何麗卿,在年輕的下一代預見未來。
.jpeg)
何麗卿散發堅定的神情
愛輪氏:舉辦 10餘年的賽事活動難免會發生令人遺憾的意外,在事後關切、彌補之後,妳如何持續正向的動力?
何麗卿:意外總是難以預期。首先,協會先再三確認是否賽會有疏失、該精進之處。協會樂觀積極的應對挫折,但…有時候,疏失不在於協會,社會大眾也該學習如何在戶外活動保護自我安全。當我遲疑不前,見到道路上熱血的單車騎士奮力踩踏向前,內心的烏雲籠罩隨著騎士的汗水,是拚鬥的記錄卻也該拋之腦後。
單車浮貼於道路,蘊藏的內涵卻深似海。
透視生活的下一位:巫帛宏
更多精彩報導請持續關注 CyclingTime網站
.jpeg)
Sho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