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

來個AR Ride吧!關於動態恢復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May 29,2024 18:00 作者: 南台灣Golf R

「AR Ride」這個詞對於投入訓練的車友們肯定不陌生,AR正是Active Recovery(動態恢復)的縮寫。隨著科學訓練的導入,對於騎士本身的休息與恢復也逐漸受到重視。畢竟我們是人不是機器,長時間維持高強度的訓練的負擔是無法想像,適當的休息可以讓肌肉得以修復,也能避免疲勞所造成的厭惡感。

休息是人生裏頭的關鍵一課,不論是工作還是訓練都需正視

相信時常關注賽事的車友們會發現每一位選手在通過終點後,在簡單補充水分與營養後變會馬上跨上訓練台。你可能會懷疑,不是才剛結束高強度的賽事,還要繼續踩台不會太累嗎?其實這些選手們並非膏太滿沒地方釋放而是以Zone 1的強度來提高乳酸的代謝速度,才能持續面對隔天的賽程。

確實,就算你訓練完後什麼都不做,乳酸也會慢慢的代謝掉,然而當你進行中高強度且長時間的訓練,所需要的恢復時間也將隨之提升。這樣的「被動恢復」對於追求進步的車友或是選手來說,在效率上是遠遠不足的,因此這樣作法已經漸漸的被動態恢復給取代。

什麼都不做,其實乳酸也會自動代謝,但效率相對低上許多

這種約莫30至90分鐘低強度的騎乘,乍聽之下似乎對於騎乘表現沒什麼幫助,但其實不然。這樣的極低強度能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提升身體代謝速度,將養份輸送至因訓練所破壞的肌肉,藉此來提高修復速度。根據研究指出,在運動後,靜態恢復組的白血球的下降程度比動態恢復組有更顯著的下降,因此可以證實,動態恢復也能有效的改善高強度運動對免疫系統的不良影響。

那假如你今天決定要來個AR Ride,那麼有些要點必須牢記。首先你的目標是恢復而非訓練,關鍵是「低」強度。因此當您完成騎乘後,不應該有任何的疲倦感。當然,每個人對於疲勞的定義還是會有所差異,建議可以佩戴心律帶來確保騎乘時的心律不會超過最大心率的50%,或者使用Zwfit、Rouvy等內建的恢復課表來完成。

不得高於55%FTP或是68%最大心律,否則就沒有恢復的意義了

但也別因為是低強度騎乘而忽略外在環境的影響。除了適時且適當的補充能量和水分外,更避免在過熱或是過冷的條件下騎乘。在面臨極端的環境,身體出於保護機制會給予身體更多的指令,不僅是肌肉甚至頭腦也必須持續高速運轉,這樣一來便會造成過多壓力。這樣的操作下反而讓身體更趨疲憊,動態恢復的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叫你補水不是要你直接踩罐!!!(設計對白)

哪天當你覺得訓練強度總是上不去;又或者每次想到訓練就覺得煩悶,你要思考的並不是該如何加重課表或是偷懶,而是有沒有可能沒有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該Easy的時候就要認真Easy,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既然決定要AR Ride,那就真的誠信休閒騎,不要在那邊亂抽

不過動態恢復這樣的課表安排,比較適合菁英選手或是長期維持訓練的市民組車友。假如你一週只騎個兩到三天,不需要增加乳酸代謝速度,那麼其實待在家裡好好的睡一覺,用筋膜槍舒緩肌肉即可。

一般假日騎士其實不太需要AR課表,好好睡一覺比較實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