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SRM開創第一套功率計已經有了將近40個年頭,如今各種款式的功率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價格也隨之親民,更是成為每一位追求進步的車友必備的套件。不過雖然功率計的發展得早,如精品般的價格加上不意取得,在初期並未受到許多車友們的重視,科學化訓練更是在近幾年才逐漸普及。
1984年由SRM所打造的第一款功率計,開創了大功率時代
因此有不少車友對於FTP、TSS、CTL等用詞較為陌生,看著碼表上頭那密密麻麻的數字,又或者每次完騎後盯著APP上頭的數據,不免有種「為何騎個車要這麼麻煩」的感覺。然而你不得不承認,透過這些功率計所呈現的數據,能幫助自己更了解自身的狀態,進而避免過度訓練所造成的身體傷害,同時也能藉此設計專門的訓練課表,用更有效的方式提升自身實力。
面對這些密密麻麻的數據,有時真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在這些專有名詞中,最常被提及的非FTP莫屬,哪怕您未曾使用過功率計對這個詞肯定不陌生。基本上目前所有線上知名的數據分析APP,STRAVA、Training Peak等也都以FTP為基準進而換算相關的數據。然而也正因如此,不少車友開始執著於這些數字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的狀態,但你必須了解FTP終究只是個數字,並不能代表單車所有的一切。
FTP對於騎士來說是衡量一切的資訊,幾乎所有的訓練內容都來自於此
首先還是必須科普一下,何謂「FTP」?就廣義層面來說指的是一個車手在一小時內所能夠維持的最大平均功率,亦可稱之為功能性閾值功率。根據FTP的數值依百分比劃分為7個強度區間,以進行對應的有氧耐力、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無氧耐力與衝刺能力等能量系統訓練。如今,FTP在車友間已成為衡量彼此能力與狀態最直觀的方法,然而即使擁有相同FTP的人也會因生理數據而在實際騎乘上有所差異。
FTP廣義來說就是一小時能夠維持最大的功率
舉例來說,同樣FTP為300W的兩位騎士,一位體重60KG另一位則是70kg,在道路上騎乘所呈現的結果將大不相同,尤其在爬坡區段會更為明顯。照正常來說,前者所完成的速度會快過於後者。假如再納入變速習慣、器材的差異、天候、心跳BPM等外在因素,那麼最後的成果將難以衡量。這也是為什麼這一兩年,大家將目光聚焦於推力比(輸出瓦數/體重)而非單純瓦數的輸出,能做到維持瓦數的同時將體重降低儼然成為參賽車友們的目標。
©相較於FTP,如今推力比(W/KG)已成為衡量車友們實力的直觀數據
執著於數據並非明智之舉,善用它才是正確的方式。偕同專業的教練根據FTP來規劃更適合的計畫,同時與根據每次訓練的成果,配合自身體感回饋來進行彈性的調整。如果一切都只以數據為衡量,那麼很快的便會對訓練感到厭煩,甚至踏上單車就感到焦躁,單車運動並非一時,更重要的是能騎的更長更久。
數據看了太久後,有時總會感到厭煩,甚至會對騎乘感到焦躁
那麼如果只是個假日騎士,騎車主要以健康休閒為主,是否要留意FTP等數據呢?我想單純的把它輸入至STRAVA裡作為每次騎乘的參考即可,透過功率的換算來記錄每次運動的熱量消耗,以此調整飲食達到維持身體健康的目標。至於其他所延伸的專有名詞就不必特別關注,享受騎乘的當下,傾聽身體的回饋就足矣。
假日騎士對於數據不必太過苛求,享受騎車的樂趣更為重要
對大多人來說騎車終究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平衡工作壓力的調適劑。如果哪天當你開始看到數據就決煩躁,不妨試著關掉碼表與功率計,有道是小別勝新婚,讓自己拋開數據束縛,重拾騎乘單純的樂趣。FTP很好但它絕對不是衡量你騎乘良好與否的唯一指標。
有時候不妨將碼表關掉,丟掉數據,回歸單車那最純粹的樂趣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