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50年以來孕育了無數的自行車產業,成為了全世界單車供應鏈裡頭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年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台中自行車週等展會皆吸引了無數海內外的品牌商前來,甚至不少企業將這些展會作爲評定經濟發展好壞的依據。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能被賦予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實屬不易,然而事實上台灣在單車文化的傳承上卻遠遠落後歐洲與日韓,近期甚至開始被中國、泰國等彎道超車,讓不少車友們譏笑台灣為自行車「製造」王國。
近年來中國與泰國的自行車競技文化,在發展上越趨成熟
仔細研究台灣年度的自行車相關活動,相較於歐美等地確實少上許多,其中又以騎遊等挑戰賽佔大多數,而唯一能被UCI所認可的賽事也僅有「環台賽Tour de Taiwan」。近幾年隨著環台賽晉升為UCI 2.1級別的賽事,雖說有二級隊伍願意參賽,大幅度提升可看性但卻也限制了台灣俱樂部車隊參賽的機會。「雖然環台賽的強度與可看性提高,但卻同時降低了台灣車手脫穎而出的機率,長期來看其實並非正向」隸屬於Ljubljana Gusto Santic的李廷威憂心忡忡地說道。
隸屬於Ljubljana Gusto Santic的李廷威在旅歐之後更關心台灣的競賽環境
確實相比歐洲有著完美培育與競賽體系,台灣在這一塊的發展確實落後不少。舉例來說,光是在斯洛維尼亞就有數支青年俱樂部車隊,從小開始接觸單車競技文化,參與的賽事也極為多元,從公路賽、繞圈賽甚至是Gravel等。在德國、法國等地甚至一年就有超過50場大大小小的比賽,這樣長時間的累積能找尋到適合自身的項目並重點是的培養。即使在過程中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運動競技,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也能培養青年的抗壓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也正因如此,讓更多家長願意花錢投資,俱樂部或是培訓機構也有著足夠的資金來運作。這不就是一個正向且健康的循環嗎?
在歐洲對於運動的培訓與競賽的體系非常之完整,因此培養無數的新星好手
既然這樣的體系有著無上的好處,那為什麼作為自行車王國的台灣不願意投資呢?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民眾的關注度與接受度。對於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運動只是人生中的一項興趣而非生活中的一部份,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至今依舊很難改變。因此相較長期投注於訓練的選手,更多民眾願意關注網紅們,而品牌方在投資報酬率下也更願意支持網紅而非選手。加上當每次籌辦單車賽事時總是被冠上擾民的代號,即使已經盡量避開尖峰時刻還是免不了被放上台面檢討,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怎麼能期待單車文化的成長能趕上歐美呢?
在台灣每次籌辦單車賽事時總是被冠上擾民的代號,那麼誰還願意投入活動的籌劃呢?
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進行改變,讓台灣的單文化有所提升?其實並不難。台灣其實有著不錯的路況(與歐洲的石板路比起來真的好太多)以及地利之便,許多地方開車都可以到達,只要時間允許都能前往參與;隱藏於城市之間的道路也適合繞圈賽或是ITT等的籌劃。像是一年一度位於南港展覽館的台北自行車展就是個非常好的繞圈賽場地,集結了海內外大品牌,甚至能邀請World Tour選手一同參與,不只提高展會可看性更能讓台灣的選手被看見。讓展會不再那麼商業而是真正的成為運動文化的推手,未來Taipei Cycle Show在各大品牌企業中的地位將更不同凡響。
台北自行車展可以仿效EuroBike規劃一系列的繞圈賽事,增加展會的多元性
那麼身為單車的愛好者又該如何改變呢?「支持」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盡力的去參與各大賽事吧,即使無法參加競賽組也可以前往當個觀眾,不只能給予選手莫大的鼓勵,更讓賽事主辦方、贊助品牌等感受其熱度。或許短時間內依舊無法改變些什麼,然而這些小舉動的累積皆會成為蛻變的養分,正向的循環是台灣單車文化成長最為關鍵的要素。也許當我們踏出改變的那一步,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看到台灣的選手們站在三大賽的殿堂裡發光發熱,打造一位台灣Pogacar也不再只是夢想。
「支持」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盡力的去參與各大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