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

2012年環韓賽第 7、8站:參賽選手日誌

苦樂交參的一週


發布時間:May 09,2012 0:00 作者: Lee Rodgers

環韓賽 © Tour De Korea/Aaron Lee
 

我現在與我的隊伍 RTS 車隊一同坐在飛往馬來西亞首都 - 吉隆坡的班機上,我們將在那作五天的休息,然後參加 Jelajah Malaysia,一項為期六天,UCI 2.2級的多日賽。 

 

一項賽事結束等於讓我們做了暖身,正好趕上另一項賽事。但經過昨晚在首爾的慶祝會大醉一場後,我們的確需要幾天的假期將宿醉化解掉。週日夜的狂歡真的很瘋,我們本來跟幾位朋友失散,我開玩笑的說,「我相信等等我們會在某個夜店碰到他們的」,而在我們搭了 25分鐘的計程車越過河後,還真的被我說中了。

 

(單車選手必須嚴守紀律,但相信我,狂歡的時候可是野得很...)

 

環韓賽第 4站取消,第 5站彷彿是場災難,我不得不說真是一場怪誕的比賽。不過韓國本身倒是相當美,道路平坦,景色宜人。但可惜的是觀眾不多,特別是與環馬來西亞及環泰國比。

 

賽事相當艱困,沒第二句話。選手完全沒有群體小解的休息時間,每天的攻擊此起彼落。 整體來說,參加環韓賽實在是禍大於福。我的隊友因為本來該中立的決勝路段沒有中立,可能會失去他的拇指,而另一位選手則因為一個愚蠢的機車騎士,必須動上數小時的脊椎手術。 

 

說到最後兩站,第七站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站,總成績前幾名選手差距都很小,因此賽程中途海拔 500公尺的坡段將會是眾選手比拼的重要舞台。朴晟伯目前暫居第一,坎德拉里歐 (Alexander Candelario)以 3秒的差距緊追在後,Team Nippo的銳奇茲 (Maximiliano Richeze) 則居第三。 

 

我掩護隊友哥傑 (Jai Crawford,目前總成績第 20名)在主集團前端外側,離第一個坡段還有 1公里時,聽到了最不想聽到的聲音- 爆胎的聲音。並不是我的單車,但聽聲音離我相當近,所以我還是四處看了一下。 

 

「哥傑爆胎了,」我聽到一個路過的選手這麼說。我馬上停車,將我的車胎換給他。幸好我們離得很近。哥傑重新跳上他的單車,然後我推他上路,數秒後隊車就跟來了。我馬上換好備胎,追趕前方的主集團。 

 

相信我,沒有隊友的支援,獨騎 70公里至終點可不好受。我們爬了一整週的坡,我知道如果我想要重回主集團,就必須騎得跟飛一樣。第一個坡段頂我應該只比其他瘦小的爬坡好手慢一點,下坡完後又是一個上坡,然後再一個瘋狂的下坡路段。 

 

我在一個約 20人的集團之中,落後主集團 45秒至 1分鐘。終點前大約 50公里,集團似乎有想放慢速度的跡象 (至少我想),但多站賽的一個鐵律就是,絕不放棄。

 

因此,我們又再度加速了。雖然花了點時間組織,但我們最後還是重回主集團了。朴晟伯 最後保住了黃衫,也有望獲得 5萬美元的總冠軍獎金,Team Optum的漢森 (Ken Hanson)則奪下單站勝利。 

 

雖然其他好手的確有進行攻擊 (事後證明坡段難度還是不夠),但朴晟伯幾乎沒甚麼壓力。不只一位選手告訴我,有許多不同車隊的選手都幫他掩護。一位車隊經理表示這是他所見過最「噁心」的一場比賽。我當時處於後方,因此無法發表意見。  

 

最後一天的比賽是在首爾市郊舉行,長 45公里,速度之快的,均速破每小時 50公里。單站勝利最後又是由速度如奔雷般的漢森拿下,朴晟伯則獲得總冠軍。 

 

一連串的不幸事件讓原本應該相當精彩的一週賽事蒙上了陰影。我個人完全支持將單車推廣至全世界,因為單車是相當棒的運動,雖然禁藥醜聞及其他負面新聞不斷,不過單車運動還是存活了下來。但如果單車全球化代表的是賽事品質必須打折扣、對違反運動家風度之事不聞不問、不顧選手安全的話,這樣的代價實在太高了。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照片:

Show all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