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成年禮」中潭公路自行車挑戰賽 © Joanne Wu Young
一年一度的中潭公路自行車挑戰賽舉行時間為早上九點,以台灣的比賽來說算是相當晚,但以歐洲來說則很正常,歐洲大多數的比賽皆在早上十點後舉行,有些甚至晚到下午三點。凌晨三點就要爬起來真的很折磨人。能早上七點起來與我CCN的隊友一同從台中出發,到達埔里時離比賽還有不少時間,這樣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又到了幫輪胎打氣、調整座墊、將能量膠塞入背包、將飲料粉放進水壺的時間了。我也跟幾位一同參加比賽的朋友打聲招呼。身為職業選手的缺點之一就是必須花費大量時間獨自訓練,因此參加比賽算是少數幾個能與其他選手碰面閒話家常的機會之一。
在亞洲,特別是在台灣比賽的一個好處就是,大多數的選手都很友善。在歐美,特別是在美國地區,總會有人自以為高人一等,表現得好像自己剛贏得環法賽一樣!
我總是會想,如果每個人能對其他車手更友善點,少在意點自己的行頭如何,騎得多快,這項運動就會更受人歡迎。對我個人來說,我不會以騎得多快來評斷一個車手,而是他好不好聊!
好,談到比賽,在 10公里的中立區域後,比賽正式開始,時速馬上飆到每小時 50公里。 三位美利達申騰的選手與其他兩位選手突圍而出,但依然在主集團的視線範圍之內。美利達申騰車隊陣容龐大,大約有十二個人,因此相當難以控制比賽步調,如果我們想獲勝,就必須利用戰術。
在隊友 Rob Gitelis及 Fraser Young的協助之下,我們將步調拉高,並控制與領先集團的差距,在中途 U型彎道的折返點時約有 30秒的秒差。隨後,在過橋後,我開始在集團前方帶頭加速,嘗試拉近與領先集團的距離。
約 2公里後,Fraser騎到我旁邊叫著,「我們拉開距離了!」我回頭看,果然有三個美利達的選手,以及另外一個不知名的選手跟著我們。
我們於是再度加快步調,大口喘氣,不停加快踩踏的速度。在比賽的時候,你必須好好抓住每個機會。使出 75% 的實力是沒有用的,一定要有背水一戰的精神。 現在的賽況相當奇妙。領先集團中有三位美利達的選手,而我們追趕集團中又有三位美利達的選手,因此追趕集團中的選手一定不肯輪車。
也就是說,當我們趕上前面的領先集團時,我們集團中的美利達選手會比我們更有體力,因此很有可能會再發動一波反擊。我知道這點,因此決定再度加快速度,消耗他們的體力。這麼一來,當我們追上領先集團時,美利達車隊的選手也會相當疲累。
不久後我們就追上領先集團,我舉手示意要選手互相合作,我們現在跟後頭的追趕集團有一段相當的差距,不過美利達車隊現在在人數上有6:2的優勢。
我們遇到一段坡度約 4%的長距離緩坡,輪到我帶頭,我奮力加速,看看能不能甩掉美利達的選手。不過有一位美利達選手竟然在我輪完車後發動攻擊,只有Fraser Young跟上。
之後集團選手完全沒有意願要輪車了,不過經由我們的努力,現在則是一個CCN的選手對上一個美利達的選手的局面。我的狀況相當不錯。雖然並不是我在前頭,但我確信Fraser能夠拿下勝利。
在前頭的選手很快就拉開了 45秒的差距。我決定在終點前 5公里處發動攻擊。但忽然間我們離開了主要道路,轉進了一處相當陡的小型丘嶺。我看了看碼錶 -還有 13公里要騎 -但我那時不知道 10公里的中立區域也包括在比賽距離中!
一位美利達選手發動攻勢,我跟上,另外一位美利達選手尾隨在後。我越過並甩開那位發動攻擊的美利達選手。我心想「還有 10公里!」但前方我看到Fraser被甩開,不到一會的時間,終點線就在我們眼前了。
比賽結束了。我本來想在最後決勝路段猛力加速,希望能追上領先選手,確保CCN取得勝利, 但我因為錯估了距離而喪失機會。最後精英組冠軍則是由美利達車隊的巫帛宏獲得。選手們在炎炎夏日揮灑汗水,真是場精彩的好比賽。
Fraser 取得第二,我第三。能參加這場刺激的比賽,又能見到這麼多好朋友,真是暢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