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

環熊野日誌(一) 行前準備〜序幕站個人計時

加緊訓練的一個月


發布時間:Jun 01,2012 0:00 作者: 許元耕

位於台北參與團練的隊員 © 南寶樹脂NOVATEC車隊
 

行前準備

 

賽前 1個月,團練的內容以丘陵地為主,另外也將距離強度設定在 100公里到 120公里左右,盡量讓訓練的強度和類型接近熊野的賽事內容。
 
除了選手的狀況調整之外,就是整理器材了!因為這是比賽是UCI賽事,而非一般的邀請賽,所有大小事務都得由車隊自行打理,畢竟這可是一場2.2級的職業賽事!許多器材都不能漏掉,又要考量搭機重量上的限制,行李必須精簡又確實,實在令大家傷透腦筋。捷安特哥倫布車隊的黃教練更提供瑜珈棒,讓我們可以在賽後快速恢復。
 
由於隊員平時都有各自的事務,又分散南北,只好利用假日時間來做搭配。

 由於隊員平時都有各自的事務,又分散南北,只好利用假日時間來做搭配。

 

要輕又要精的規劃,在取捨上花了不少功夫
 
由於這次的同行工作人員協會只有開放兩位,所以這次我的定位除了車隊副將之外,還要負責賽後整理及紀錄的工作,雖然有些吃緊,不過是個難能可貴的經驗。
 
前往日本(5/30)
 
 
我們搭乘 5月 30日上午 8:30從桃園出發的班機,在11點到達大阪機場,由大會安排的翻譯以及日本 NISSAN公司的工作人員負責接待我們 (NISSAN為此次大會贊助商之一),包含生活起居及交通,這方面真的是無微不至的受到照顧。
 
日本主辦單位非常用心,無論是吃、住、交通,都有很不錯的品質!

 日本主辦單位非常用心,無論是吃、住、交通,都有很不錯的品質!


 
吃過飯後,我們搭乘巴士前往熊野,搭車時間比搭飛機的時間還要長,我也趁機會整理照片,順便休息一下。
 
前往熊野的接駁車,從機場到下榻的旅館車程將近 5個小時。

 前往熊野的接駁車,從機場到下榻的旅館車程將近 5個小時。

 
由於車程很長,司機也貼心的安排定點停留,讓我們稍作休息。

 由於車程很長,司機也貼心的安排定點停留,讓我們稍作休息。

 
到熊野之後,已經是當地下午 6點了,我們組裝好比賽車輛後,就在飯店餐廳用餐,大部分的外籍車隊都和我們住在同一間旅館,包括香港國家隊,大會安排非常細心,也有安排組車的空間讓各隊使用。
 
  
大會安排的組車空間
 
飯店有安排外籍車隊專屬的自助晚餐。

 飯店有安排外籍車隊專屬的自助晚餐。

 
晚上開完隊內會議之後,大家就早早休息了。
 
第一天賽事 (5/31)
 
第一天的序幕站在下午開始,所以我們早上吃過早餐之後,就到外面繞一繞,巡視車輛狀況,因為第一站的公路賽地點離飯店只有不到 20公里,是以繞圈的方式進行,一圈16公里,所以我們就試騎了比賽賽道。
 
上午試騎第一站公路賽賽道

 上午試騎第一站公路賽賽道

 
賽事開始
 
序幕站的個人計時賽沿著市田川繞行,距離只有 700公尺,表演性質大於比賽。U型的路線,前段是緩下坡,90度轉彎過後 30公尺在一個 90度轉彎,最後的直道是緩上坡,不過都不明顯。
 
 
本次參賽的車隊總共 19隊,大多是日本當地的職業車隊,包括大家熟悉的日本 SHIMANO職業隊,外籍車隊僅有6隊,除了我們代表的中華國家代表隊之外,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應該是伊朗大布里斯石化車隊 (Tabriz Petrochemical Team),以及香港國家隊了!
 
因為我的衝刺能力比較差,所以排在隊內第一位,幸運的是我們抽到第一順位出發,所以我就變成大會第一位出發的選手。短短的 700公尺,很多車隊的準備了訓練台,但因為交通的因素,我們只好自己在場邊繞行做熱身。
 
我成為大會第一位出場的選手,對於第一次參加 UCI賽事的我,是有些緊張!

 我成為大會第一位出場的選手,對於第一次參加 UCI賽事的我,是有些緊張!

 
日本當地選手在會場熱身

 日本當地選手在會場熱身

 
中華隊選手剪影

 中華隊選手剪影

 
最終中華隊成績如下:
 
姓名/時間/排名/U23排名
白家銘:56秒(62/ 51 NO)
彭貴祥:56秒(37/ 49 NO)
陳穎毅:1 分(00/ 90 NO)
李致緯:58秒(55/ 74 NO)
洪佳賢:58秒(60/ 76 NO)
許元耕:57秒(28/ 60 10)
 
 
補充影片:大會也有賽事直播,在官方網站上,賽後也有將影片上傳至官網。
 
今日前三名選手,冠軍(中)、亞軍(右)、季軍(左)

 今日前三名選手,冠軍(中)、亞軍(右)、季軍(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