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鐵駱駝帶我圓夢:太魯閣單車一日遊

抹去遠望的殘念


發布時間:Jul 19,2012 0:00 作者: Jenny

寶島‧太魯閣 © 陳芊芸

 
如果說要騎上雄偉的太魯閣,這大概是我遙不可及的夢。
 
去年實地跟訪騎士協會舉辦的國際登山賽
 
由MAXXIS冠名為號稱「台灣史上最難的登山賽」-從海拔 0公尺逐漸攀升至 3275公尺,堪稱車界公認最巨大的挑戰。
 
我光騎機車跟集團穿梭在壯麗的花崗岩和山谷中,已著實感覺到竟有一場比賽並非來自速度的震撼,而是自然與運動員撮合出的巨大壓力。
 
 
這條路長遠卻不急促的陡,它不是像台中著名的爬坡路線 136、中興嶺、小杜拜、松鼠坡等短且傾斜角度較大;它也不是綿延的海岸線起起伏伏,好不容易撐完一段上坡路段,至少放下半顆心,等著下坡迎接你。反而像是要激發你潛在的耐力和意志力一般,即使周遭渾然天成的壯景伴隨,但這條山路是一路逐漸往上的狀態,看似平平淡淡的,卻沒有留下一點退路,心裡就只有想著「爬就對了」。
 
 
騎經太魯閣,在機車和單車上的差別是難以行容的詭異。
 
明明是同一場景,機車「催下去」的飆感,隨著景物的快速移動帶走剛觸及深心的感受;而單車在一路綿延上坡的道路上,你不得不掌握自己的配速,身體與心靈的每吋角落都以最近的距離緊貼著山壁。
 
我從來沒想過近來有機會到太魯閣騎車,畢竟帶上單車到東部是一段長途跋涉的旅程,況且還要從某處騎好一段路 (別忘了,昨天提到狹長狀的花蓮把每點距離拉的更遠,另外一個問題是,到底該從哪裡作為落腳處,騎往遙不可及的太魯閣呢?
 
這次非常感謝台灣鐵駱駝單車生活協會的邀請,身為單車時代的記者我有幸能參與部分環島行程,還無行李重量的後顧之憂,從他們安排的紮實行程中,可以安心地把行李放在當日夜宿點東華附小,與團員們從學校一同出發,中途還有八位小隊長分別作為路口指揮交通人員、壓隊車手、帶領眾人從天祥回燕子口的下坡路段,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和領導下,給予大家妥善且絕對安全的上山之行,整體而言,短短一天的太魯閣單車行在我心中留下一個亮麗的夏天回憶,也是補足我去年僅觀望騎士們奮力向上的遺憾了。
 
小隊長幫忙團員修好單車,才有辦法繼續太魯閣之旅。 /攝影:陳芊芸

 小隊長幫忙團員修好單車,才有辦法繼續太魯閣之旅。 /攝影:陳芊芸

 
一大早天才矇矇亮,團員依舊相當自動的起身準備單車。鐵駱駝安排一位技師於團中為大家「解惑」。技師很辛苦,他一人處理全部 130名鐵駱駝的戰馬:騎完全程,他最後一個休息;天亮了,他第一個起床準備工具。多虧有這位技師的專業和稱職,不然所有希望都會放在兩台支援車上,走走停停換胎,隊伍拖的更長。
 
預備出發沒多久,我遇到一個問題。「沒吃早餐」。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警示。因為貧血,我需要定時補給,以免血糖速降最後沒力,更何況一早沒先填飽肚子根本沒力。上山前又因晚出發,先「追」了 20多公里才到山腳下,往太魯閣仍有一段路程,我就已經出現暈眩的狀態。我心想:這怎麼行,今天大家要趕路,七點出發九點半還沒到燕子口的團員無緣往前。邊就地補充吃高 GI的巧克力撐到最後一間 7-11,立刻解決早餐才趕上應付真正的考驗。
 
輕微的陣陣涼風和迎面而來的清新空氣,一開始的平路都很舒服暢快,享受著陽光灑下的熱意,踏上穩定平穩的速度往前著。
 
頭頂上的綠色路牌一個個跳過,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太魯閣方向直去,在這條路上已經徹底和都市、城鎮劃分開,牽引著你的車輪往濃密的綠蔭前去。我騎著向協會借的登山車,非常不習慣,儘管我的公路車也是平把的,但騎起來明顯感受重量的落差造成難以控制的窘境,雖然穩定很多,相對也花費不少腳力。
 
坡度逐漸增高,身旁的陽光依然強烈,但空氣的薄度變更加輕盈了,還不到燕子口,我們已經脫離車陣駛入深山中心。
 
 
騎經一欄欄的水泥製空心窗架,向外看出去,在左側是潺潺水聲,淺短的柵欄帶領你看向地面往天際沿伸的方向,人在山谷間渺小地有如在一大裂縫中,從底處向外眺望遙遠的天邊。右側是天然花崗岩堆疊出的城牆,兩邊不同的景色把騎在單車上慢慢轉動的我夾在中間,龜速找回去年貼近此地的真實感,好像聽到深處的呼喚般,每過一段彎處,乍現眼前的又是一道漂亮的斜切面,處處都是驚奇。
 
  
 
  
 
抵達天祥的中午,大家累翻在草坪上直接午睡。 /攝影:陳芊芸

 抵達天祥的中午,大家累翻在草坪上直接午睡。 /攝影:陳芊芸

 
我會以「騎在太魯閣『裡面』」形容這座天然美景。
 
它像是有生命的山路,引喚你走向更絕妙的深處,人為搭配自然而生的岩石奇景,搭建出與綠叢相互映的紅色拱橋;轉進九曲洞,陌生的神秘感觸動心靈,暗黑岩石包覆身旁,透過輪子壓過地面水漬,在洞裡傳來每輛車經過的回音,出口微亮光源帶領你重回山林中。「太美了」,我不禁脫口而出。這段路我騎得很慢、很慢,為的只是把心留在這裡更多一秒,用真實的感受紀錄在腦海。
 
 
 
自採訪過太魯閣登山賽後,到此地騎車一直是我的夢想之一。我不甘於只是像一般人騎機車上山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唯有跟在一群實力堅強的車手旁,被感染一股來自大自然與人間的互動力量,特別想親自感受在壯麗美景旁,緩上坡騎乘的矛盾感。
 
第一個抵達點燕子口到終點天祥,雖然這段對於選手而言,只是比賽的熱身路段,但對於從未到太魯閣騎車的我們,我相信,這絕非是難以比擬的震撼感受。
 
從來沒有思考過人與大自然間會有多少確切又直接的互動,在太魯閣一日騎車遊後,我真切地感受到兩者間的交流竟在無聲的踩踏中儼然而生,這座山像是嚮導般,引領所有團員往深處挖掘平時從沒見過的驚奇。
 
 
2012年,七月十四日,我完成了一個夢想「騎進太魯閣」。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