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原創基地節」活動中,有一項別出心裁的作品讓車友們眼睛一亮。用內胎做的椅子:Black Cycle。
甫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藝術組)畢業的Webber,在傢俱設計課中,教授規定了「環保題材」的主題,他左思右想,決定把生活中的自行車廢品變成主角,創新的嘗試有年輕世代新鮮的活力!
.jpg)
Webber的創作故事:
自從練習曲帶起台灣單車熱潮後,街頭上能看見許多單車騎士的身影,單車店也如雨後春筍般開張。
我以環保再利用的角度發想,尋找適合的材料及質感來做家具設計;在觀察及研究下,我發現單車店外都會堆放許多廢棄單車內胎,等著垃圾車來回收。
廢棄的內胎失去了充氣的功能,卻不喪失它原有的彈性,藉著彈性,我聯想到緩衝、舒服、柔性支撐的感覺,而確定了廢物再利用的材質:設計一張以內胎的彈性做支撐的椅子。
首先,我花了許多的時間在實驗各種尺寸的內胎,他們的彈性係數及周長來挑選適合的尺寸;不能繃得太緊、又不能太鬆,直到試出適合人體的延展長度,才定下尺寸來做椅型。
而我以白鐵圓管來做整體骨架,一方面回歸單車骨架的延伸,另一方面為設計語意的表現,並以中空的造型來帶出輕巧、透視、懸吊的感覺,黑色橡皮搭配金屬質感,也是現代極簡及Loft工業的風格。
另外,產品可客製化陽極處理成各種顏色及亮/霧面/髮絲的搭配,一張能再利用的單車內胎椅:Black Cycle,就此誕生。
.jpg)
極簡設計風格,質感上乘
.jpg)
果真如Webber所說,坐起來感覺彈性剛剛好,身體不會彈起來、也不會沉下去,這項作品花了他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創作,參展時也受到德國自行車製造商青睞。
Webber也期待這項產品能融入大家的生活當中,未來在自行車主題的餐廳、咖啡店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產品名稱:Black Cycle
材質:白鐵管及26吋單車廢棄內胎
尺寸:長X寬X高=88X55X74 cm
用途:設計椅、居家椅等
使用年限:內胎久了斷掉或是鬆掉能輕易的更換使用
已註冊智財權請勿仿冒
Webber的聯絡信箱: webber.chao4@gmail.com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