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http://travellingtwo.com/
單車旅行so easy,想要讓旅途更盡興嗎?只要在愛車上加裝這些小配件,就能輕鬆讓你的騎乘之旅更加便利而愉快!
.jpg)
1. 更換手把
對單車族的長途旅行來說,擁有一隻能夠提供你多樣騎乘姿勢的車手把是必須的;這項配件能幫助你遠離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以及手部刺痛與不適的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又稱腕道症候群、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鋼琴家手,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多發於電腦(鍵盤、滑鼠)使用者、職業鋼琴師、木匠、裝配員等需要做重覆性腕部活動的職業。(摘自維基百科)
有的手把提供手掌支撐、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騎車時緊繃的狀態稍稍獲得緩解,騎乘時,也可以變換多種握把姿勢。
另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是加裝副手把,市面上的產品形狀琳瑯滿目,價格從新台幣百來元到千元的都有,不妨將適合長距離旅行使用的蝴蝶把也納入考慮。
2. 加裝土除
除非你的騎車計劃是壯騎沙漠,否則土除應該是最常派上用場的配件之一!有了它,路上不管遇到泥石砂礫,都能迎刃而解。
土除的大小也各有不同,幾乎在所有的車種都能適用,除非遇到意外斷裂的狀況,很少有需要更換的時候,選擇不同造型的土除來搭配自己的愛車,或具備功能性的土除,記得我們在2012台中自行車週介紹過的發光土除,就是個不錯的例子!
.jpg)
小提醒:如果你帶著愛車勇猛地衝向泥流當中,土除容易快速蓄積大量的泥巴,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傳動系統的運作,因此不要怕麻煩,騎乘途中別忘了適度地清洗,假如玩得盡興,乾脆先拆下來也沒有關係!
3. 叮叮車鈴
每個車友都需要裝備車鈴,而且要越吵的越好!荷蘭的車友很喜歡的是一款「叮咚鈴」,顧名思義,它會發出經典的叮咚聲,也是市場上最吵的車鈴之一。
車鈴不僅可以提醒行人,對於其他用路人來說,也起到警示的作用。假如是團騎,也是與隊員溝通的好幫手,比方說你要暫停路邊的時候,叮咚一下,隊友就有了默契;或是騎乘途中,叮咚一下,當作熱情的問候也很不錯!
4. 車燈照明
車燈,不只是夜騎才會用上的配備,而是自行車的標準配備。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隧道裡,有了車燈的照明,能引導你安全穿越昏暗的路線,穿梭霧茫茫的山區或雨矇矇的夜裡。
選擇能直接掛在單車上的小型車燈,不會佔用太多空間,需要時馬上可以派上用場,時下廠商也推出五花八門的造型燈,在達到安全目的的同時,也能兼顧整體的搭配哦!
選擇能直接掛在單車上的小型車燈,不會佔用太多空間,需要時馬上可以派上用場,時下廠商也推出五花八門的造型燈,在達到安全目的的同時,也能兼顧整體的搭配哦!
挑選時,別忘了注意車燈的亮度、閃爍方式、照明角度和距離,才能挑選到自己理想的產品。
.jpg)
5. 舒適坐墊
別忘了,一趟長途的旅行,意味著我們每天要在坐墊上待上好幾個小時,因此舒適的坐墊會是一項值得的投資。許多人常常會覺得原廠裝配的坐墊不夠舒適,因此,坐墊也是車友們最常升級的首選之一。
有的人偏好皮革坐墊,造型上別有一番風味外,耐用的材質,加上皮革的特性,會隨著使用者臀型慢慢調整,長時間使用下會更為舒適。
當然,假如你在意速度感,那麼就選擇流線型、支撐力佳的坐墊吧。
.jpg)
6. 踏板
與坐墊相同,踏板也是大家經常選擇升級的配件之一,而且通常單價不算太高,不過挑選上玲琅滿目,有點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一組好。
一般的無綁帶式踏板來說,會選擇踩起來與腳部有咬合感的產品,即使在雨天,踩踏時也不會容易打滑;另一個選項就是讓你「人車合一」的卡式踏板,除了幫助提升踩踏效率外,同時也矯正的騎乘姿勢,確保腳在踏板上不會移位,是節省體力與增進衝刺的好幫手!
.jpg)
Champion System車隊採用SPEEDPLAY棒棒糖卡踏 (c) 愛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