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Think different and make it possible!」
在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一定的標準,比標準更難達成的叫做理想,比理想更難實現、甚至無法實現的我們稱之為「夢想」。
小時候,人人都有夢想,夢想著當總統、當歌手、環遊世界一周等,但是曾幾何時,我們不再抱有夢想了?
夢想源起 不只是壯遊
讓走過的土地長出綠色的樹苗
2012年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的這一天,兩名台灣工程師張晏鐘、陳麒文、與法國女孩花樂梅(Fleur)騎著單車,以最低碳的方式橫跨歐亞大陸,展開他們的綠色騎跡(Eurasia Green Gallery)。
不只是壯遊,他們在行經的土地上播下綠色的樹苗,透過當地的植栽商店或是環境組織取得適合生長的當地物種,並且透過實際交流來調整種植的方式,也希望藉此能接觸更多當地居民以傳遞活動理念,目標在一天的旅程當中至少能種下一株樹苗。
旅程從北京開始,途中將經過中國、哈薩克、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義大利,最後在梵蒂岡畫下句點。全程費時210天,里程總計16,336.2公里。
"台灣最長的公路台9線來講,已經從台灣頭的從台北一路延伸到台灣尾的屏東,全長471.117公里。但在大陸破百者比比皆是,我們腳下的這條312國道,到這裡為止里程已經來到1980公里,接下來即將抵達我們每個人的生日,大家都很有默契地自動停下,把握機會跟這難得的里程碑拍照合影。" (文:張晏鐘)
.jpg)
312國道1985K,在出生年份前合影,不過也讓人好奇這條路到底有多長阿
新綠,心綠
用新綠深耕,讓改變在心裡發芽
每一天,他們種下一棵樹苗於行經的土地,這一棵小小的樹苗稱為「新綠」,藉由直接的行動,邀約大家一起幫大地穿上綠色新裝,給地球喘息的空間。
同時,與途中相遇的人們交流,傳遞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急迫性,進而邀請認同這樣理念的人們一起來為地球許下一個「改變自己」的承諾,並發佈到網路上進行串聯,這部分他們稱之為「心綠」。
破壞始終源於人類,「心綠」的觀念,推動反思的力量,進而影響更多周遭的人關注這項議題。
.jpg)
來到甘肅育才中學,在這裡,校長帶領小朋友植樹,講解時,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認真與誠懇
“祁連山上,老闆是個很木訥的人,靜靜地聽完我們的來意,就點個頭示意要帶我們到他的苗圃園去看樹苗,請人幫我們準備了25株的小葉女貞並免費贈送,這樣寒冷的天氣更顯得人心的暖。”(文:張晏鐘)
.jpg)
專門載貨的拖車來負責運送大量樹苗,安裝於輪組的發電機讓旅途中的綠能再利用
與自然相處
植樹是一門學問
考量到旅程中不單只是經過城市、鄉村,甚至還會行經高山、平原、荒漠等地形,植樹必須考慮多變的地形和氣候所交織出的生態環境,再加上衡量外來物種在當地的適應性,避免造成當地生態的二次破壞。
為了補強在植樹上的專業知識,晏鐘與麒文勤跑台灣幾個重要的環境保護組織,如「台北荒野保護協會」、「台中上善長青環境保護基金會」等團體經驗交流,並與專家學者們對談,透過各種管道,學習面對不同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對「種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為旅途增添了許多信心與把握。
兩個平凡的台灣囝仔
從環島開始,連結歐亞對於「綠化」的認同
跟許多人一樣,他們的故事從2008年的練習曲風潮開始:
晏鐘與麒文共同計畫並完成了第一次的十天單車環島旅行,這趟三千塊的旅程、兩人一路吃苦耐勞,也曾露宿街頭,在十度以下的低溫騎行,最後以感冒與腳趾凍傷收場,雖然吃了苦頭,但這次的教訓變成旅行的養分,讓他們瞭解氣候因素對騎乘的影響不可小覷。
.jpg)
2008,兩個大男孩的環島練習曲,因天氣因素吃盡苦頭
艱辛的環島經驗也培養出兩人深厚的革命情感,讓跨國旅行的想法開始在麒文的心中萌芽,受到他追求夢想的執著、堅定的信念所感動,在麒文的邀約下,晏鐘也一起投入這項計畫。
退伍後,麒文擔任工程師,隨著公司的調度,經常有外派的機會,沒想到竟成了旅途的催化劑。
去年暑假在南印科欽駐地三個月期間,讓他見識到當地工業化所帶來的巨大破壞,目睹無數珍貴的歷史遺產倒下、黑煙廢水不斷地排出,面目全非的大地無人在意。
這個畫面讓他震懾,一直留在心裡,這顆小小的種子逐漸萌芽,賦予這趟跨國之旅不同的意義。
法國女孩的加入
單人無畏挑戰北京~巴黎
綠色騎跡在網路上發起,吸引了在台灣教法語的法國女孩花樂梅(Fleur),這位女孩可不普通,她獨自一人想挑戰北京到巴黎的歐亞遠征,在此之前,環島、半馬,以及Neverstop都是她征服過的歷程,更奇妙的是,她還會說中文呢!
”有位婦人和一個大概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就站在我們身旁。看到我們回過頭那孩子又繼續用英文開始跟我們交談,這時我們都笑著把面罩拿下來說道:「我們是來自台灣,普通話沒問題!」,Fleur接著也用中文說道:「我是法國人,但我也會說中文!」,說完大家都笑了。“
.jpg)
從我們身旁傳來一個稚嫩的聲音用標準的英文說道:「Excuse me, do you need some help?」
出國像人生的體驗課
帶了勇氣,也要有意義
要開啓一趟冒險的旅程,雖然前頭看起來困難重重,但是猶豫讓人裹足不前,往往流失了寶貴的機會,只要經過審慎的規劃,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現在社會上熱切討論的旅遊打工,頗受年輕族群歡迎,小鐘也與我們分享,只要知道這趟旅行的心之所向,不要囿於工作,流於為工作而工作的情況,而膠著在自己的角色上,失去探索世界的機會,相信一定可以從中得到比金錢更寶貴的經驗,會是人生中一輩子的寶藏!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