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甚麼要慢騎-分段環島?
慢騎,放慢腳步深入 319鄉,認識體驗台灣之美。
分段環島,讓沒有長假期、也無法擁有一次完騎體能的大部分民眾,多次分段圓夢更是美好!
協助政府走出一條屬於自行車環島國道,建構環島路網,打破目前競速運動環島形式,跳脫公路繁忙吵雜不良騎乘品質路段,呼吸台灣人情味。
等你來擦亮的通宵黃昏第一顆明珠─好望角風車展望台
竹北-拱天宮(107km)
六點天仍未亮就上路,習慣善用清晨清新空氣、交通流量少、溫度適宜;捨棄住宿飯店較慢時間提供早點,先來一段舒爽暖身騎程。竹北市清晨台1公路口互問早安的騎機車小姐回問:「上班?環島!哇眞羨慕!」
先造訪沿途竹塹城百年以上歷史菁華景點東大路竹鏨玻璃工藝館、國家級古蹟新竹火車站與竹塹古城門-中正路上迎曦門。
.jpg)
.jpg)
選在開闊視野、海風徐吹的新竹南寮漁港風車鐘塔,享受每天都同樣的早餐美食:兩個御飯團;今天的早餐又加了新竹風與開明兄的問候致意,夠長的路線滿足視覺的變化:金龍湖、彩虹橋、濃密紅樹林、長排綠樹林、香山風情海岸、造形特殊鹽水港溪橋,在車道終點海灘標示不明顯,千萬不要折返找出路。
.jpg)
.jpg)
有點冒險性直接一旁西濱公路,6公里就能連接竹南龍鳳港車道,在一片木麻黃樹林內循著指標騎過柏油、水泥、碎石、泥土、草地路面,看到巍峨的竹南焚化爐就不用擔心迷路了。
穿越西濱公路玄寶大橋的竹南防潮堤上,被父母放單的孤零零小孩好奇我的出現,我們互相逗著玩。跨中港溪五福大橋需花點心思按圖索驥銜接短短的路:苗9公路,單車族真的需要自行車國道環島指標系統啊!
.jpg)
.jpg)
.jpg)
迷你、古樸又寂靜的老火車站:「談文」與「大山」都不能錯過,談文火車站候車的小姐倩影足以勾勒一段台語歌「車站」白日夢故事情節,來一段沿著苗9公路旁小路徑平齊貼著火車鐵軌追大山火車站的感覺,台語老歌很多歌詞描述火車與火車站情節頓時湧上心頭,逐一在台鐵沿線老火車站浮現印證,這也是我分段環島安排的主題之一。
.jpg)
.jpg)
.jpg)
.jpg)
接近後龍鎮外埔,巧遇兩位開朗穿牛仔褲的竹南小姐也在作短程遊騎,不期而遇的寒喧儘現客氣的人情味。外埔漁港旁路邊小吃店阿莎力店老闆我甲意啦!推薦生鮮的煮湯鮦鯮魚。
不只是200元的味道,重要的是款待客人的那份在地憨厚率直溝通語言:
「哇那台魚啊,你那丟好好啊—相」
還擺pose讓我選角度,這頓午餐真道地的台味。
還擺pose讓我選角度,這頓午餐真道地的台味。
穿越苗栗市區與西湖鄉,非得繞經126公路與貓貍山自行車道不可,很重要的雙鐵之旅,一定要拜訪的苗栗火車博物館,從蒸氣火車、柴油火車、森林小火車到很有歷史價值的各式車廂,默默見證鐵道歷史痕跡。
現場台鐵老員工也默默賣力擦拭保養車輛並細數每一部車輛輝煌歷史,這是他每天要照顧的功課,真是感人表白。
現場台鐵老員工也默默賣力擦拭保養車輛並細數每一部車輛輝煌歷史,這是他每天要照顧的功課,真是感人表白。
分段環島的第一個陡坡:貓貍山自行車道,若騎不動或擔心用力踩踏會拉傷腿部,就坦然從山下貓貍山公園下車推車,也不過是3公里長約莫1小時推車時間。
接西湖鄉車道綿密路網,斟酌旅程時間預先作功課探詢,彭城堂、青錢第、金龍窯散佈在西湖鄉,鄉公所很細心在重要地標都有標示路網位置。
接西湖鄉車道綿密路網,斟酌旅程時間預先作功課探詢,彭城堂、青錢第、金龍窯散佈在西湖鄉,鄉公所很細心在重要地標都有標示路網位置。
.jpg)
.jpg)
.jpg)
沿著僻靜苗33公路經過西濱公路人孔橋下往白沙屯有兩條特色風格路線,選擇其中一條路線之後,可安排在離開白沙屯前再探訪另外一條路線。
濱海路線輕鬆景色優美,另外一條從灣瓦爬陡坡續沿苗33公路,好天氣時在好望角風車展望台俯覽西海岸落日美景與火車穿越海線遠行開闊景象,另從西濱公路人孔橋下左轉沿西濱公路爬長坡亦可抵達好望角。
白沙屯非要起風落雨,更襯托在地人給我溫暖關懷熱度,也因為不貪心趕路,遽下判斷走了一趟地圖標示的海邊小路,錯過好望角風車觀景台黃昏景象。只有今天變天下雨給我臉色看。
「我還會再來!」
一路上林桑來電:「告兜威?」原來這麼多朋友在關懷我的旅程,短短的三言兩語道出溢於言表的心聲。
.jpg)
白沙屯熱情朋友劉力瑋里幹事經電影「練習曲」陳導演熱心牽託給我的落腳緣分,他等了我一個下午,熱心張羅落腳下榻拱天宮媽祖廟旁香客房,我很快適應一年只用一次的香客房設施,愛騎車的人都是這麼隨遇而安啊!
當晚串門子由劉里幹事引薦認識白沙墩遠景志工隊駱文仕先生,接過印刷精美的白沙屯觀光導覽地圖,驚嘆又讚賞在地人對鄉土的投入,他們起跑太快有點吃力,不善表白的社區資源。
我鼓勵他們繼續努力耕耘,全台騎車風潮一定會加註白沙屯地區特色發揮更多魅力,後來又加入許多朋友,讓駱先生工作室「古早ㄟ厝」更熱鬧洋溢。
雖然拱天宮香房清晨三四點來了一隻不速之客:蚊子,等了這麼久要補充新鮮血液,昨夜與在地的朋友言之不盡的不斷泡茶,讓我體內充滿這麼多熱情茶因子,睡不著也是值得的!
被肯定的鼓舞眼光,一種無限熱忱與力量悄悄擴散在我心底深處,就來作奉獻的事吧!充滿熱力與永遠存有希望的台灣人,醒來奉獻台灣之美吧!
用感情騎車去愛台灣,這一點都不肉麻,「她」是你我生長土地的母親啊!
早就潛藏已久的使命感,連貫台灣之美行程路線,串聯各地方政府已有的特色車道,讓更多人享受Ride Taiwan 、See Taiwan、Feel Taiwan騎車樂趣,甚至邀外國人來台灣騎車旅行,真的不需要等一次到位,才告訴大家你我都可以來遊騎台灣。
「時候到了,踩出這一步就對了」
讓它逐步逐漸結合各地區特色,自成地區特色騎車路網,就不用擔心現下匆忙遊台灣,誤認台灣就只是這樣淺層接觸,或是因假期不多趕路而擔心自己無法完騎台灣;讓更多學有所長的人更樂意貢獻鄉里,傳達地區特色之美,如此任誰都想嘗試騎環島、認識台灣,讓騎車旅行豐富更多人的視野與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