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不怕技術人才殞落 產學攜手共創未來

雲科大BILO 循序漸進推動產業


發布時間:Mar 26,2013 0:00 作者: Jenny
建校22年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簡稱雲科大)於2012年受教育部補助經費,在政府支持下,經辦「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幫助大學生逃脫22K的命運,培養專業人才並建立就業管道,由自行車產業技術端釋出豐富資源,同時也開闢投資人才的黃金道路,學校為年輕學子建立一條通往社會大學的道路,同時將他們的創新理念發揮地淋漓盡致。

 




「不是草莓族,我們是硬柿子。」

 

在中國,年輕新勢力被稱為“90後”,90後來勢洶洶,擁有優渥家庭背景,絕佳的學習環境,被西式教育灌輸全新理念,每人都具備強烈主觀意識,勇於表達,不怕挑戰,只求表現機會。

 

在台灣,企業對社會新鮮人搖搖頭:嘖嘖,草莓族。

 

“像草莓一樣禁不起風吹雨打,外表鮮麗卻容易被外力壓得不成原形?”

 

但在社會上,是有一群熱血沸騰的年輕人打破主觀看法,他們是硬柿子。朝著夢想努力著,在築夢道路穩紮穩打,從不喊停,在這塊擁有共同夢想的園地與自行車業界大廠及學術界一起奮鬥。

 

 

BILO師生共同研發設計而出的圓形美學折疊電動車

 BILO師生共同研發設計而出的圓形美學折疊電動車

 

 

學術界的自行車產業辦公室

 

雲科大於2012年四月成立 Bicycle Industry Liaision Office(BILO),成立基礎是學校本身擁有悠久的自行車文化,教師們也熱衷於自行車運動,不過主要動機除了幫助學生成功就業之外,他們還注意到在單車熱興起之時,全台才意識自行車產業替台灣在國際面提升多少知名度,可是台灣的自行車技術人才卻日趨減少,從資深元老口中、工廠端無奈訴起:人力短缺,供不應求。

 

業界嘆人力短缺,“ 力 ” 意指 “ 質 ”,台灣資深自行車技術,由誰接手?

 

培養專才,推動產業

BILO 與自行車業界配合技術指導,學校能給的資源就是富有創新思考的年輕頭腦,以及無限熱忱的自行車愛好者。

 

受邀的業界大廠擔任講師,包括太平洋自行車、正新、美利達、SRAM等,他們指導學生專業產品技術投入校園,輔助學生把熱忱揮發至實際研發面,創造更多自行車技術人才,同時也為新鮮人另闢彩色天空。

 

優良態度,實習典範

BILO 成立至今目前已有學生成功進入太平洋單車、SRAM實習,今年也開設自行車菁英班於週末上課,對學生標準嚴格,規定出缺勤及實習門檻。執行長吳德美指出,從學校進入產業,BILO是很好的管道,也感謝業界及資訓局給予足夠資源,學生只要對自行車具備足夠的熱忱和肯學習的態度,都可被視為優良人才。

 

 

2013成果展   台北世貿對外亮相

 

由雲科大工業設計系及機械系教師帶領學生創新設計折疊電動自行車,改變傳統對自行車外觀的印象,在車架上展現“圓”的美學,塑造獨特風格,此項極富設計的作品也榮獲2011年IBDC銀牌及巨大獎、2012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牌獎的殊榮。

 

 

吳德美表示,今年將計畫 BILO 擴至高中職,培養更多焊接技術人才進入產業,以及領導校內工程/設計/管理/人文四大學院學生如何發揮實力於產業之中。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