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有幾項建議,讓你在單車環島間更安全,也能在了解氣候下,更認識和體驗台灣。
午後雷陣雨:
早上出門時卻是大太陽,到底今天會不會下雨?
在白天,藍天僅有陽光一個人獨白,但過了中午,短短兩小時內,天空烏雲密佈,倏忽間,天打雷劈,下起滂沱暴雨,這便是午後雷陣雨,但這場雨,雖然幾乎天天下,下雨時間約2~3小時,非全台各地均會出現午後雷陣雨,多會出現在山區和山腳,像是九份、陽明山、北宜公路、台中市區、清境、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但靠海的地方較不會出現午後雷陣雨,像是七星潭、墾丁、高美濕地、淡水。

所以在夏天單車環島時,有件事相當重要,便是行李要做好防水措施、和穿上不怕下大雨的鞋子。行李的防水措施,除了可以準備擁有防水功能的車後袋外,可以用塑膠袋、垃圾袋包裹所有行李,並在包裹後,將塑膠袋的開口對著或綁緊,避免水滲到行李裡。鞋子可以準備涼鞋,或是有鎖鞋功能的涼鞋。
颱風天
這段期間單車環島,肯定要有遇到颱風的心理準備。
一年颱風影響台灣的平均次數約4.5次,以8、9月最密集。當然,颱風天來,我們在環島途中,能預防的是,當颱風已經準備影響台灣時不要進入山區活動,並遠離海邊,在颱風撲台期間,暫停環島行程。
在颱風過後,先向住宿的旅館、酒店或民宿詢問接下來環島行進的公路是否中斷或是進行交通管制。另外在颱風過後的一兩天,要特別注意的是,若行程是在台灣西部,要勤加注意是否有大雨警報,因為颱風若是從台灣西北方離去,會為台灣西部引來大量的雨勢,所以有時會有個疑問,颱風不過了嗎?怎麼雨還大到難以前進?是不是颱風還在?但即使這個季節是颱風的季節,但也不影響單車環島的進行。

紫外線
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單車環島的朋友在起頭的前兩天,會發現皮膚被曬得紅通發痛,才赫然發現台灣的太陽辣的暴力。
接著,曬傷的皮膚仍發紅,且開始脫皮,彷彿被太陽打的皮開肉綻,洗澡時,脫皮紅腫的地方還會疼痛。所以千萬不可忘記,在台灣4月起至10月下旬,長達半年的時間,這段期間單車環島時,要做好防曬,包含有防水的防曬乳外,中午休息後要再補擦一次。另外使用頭巾包裹、袖套也是有助於防曬。
建議大家可以先上「中央氣象局」查看氣象預報,或是瞭解颱風的最新動態和預報範圍,另外也能下載有關台灣氣象的APP,像是「觀天氣」,讓在單車環台旅途中,能做好行李防水準備,行程可以做最適當調整的安排。當然囉!因為有這些天氣變化,讓台灣擁有多樣貌的植被、生態,以及讓人回味的水果,這就是寶島旅遊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