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單車環島別堅持全程騎單車

讓單車環島更有趣


發布時間:Aug 17,2013 8:00 作者: 吳冠霖
我們對於單車環島的概念是:「單車環台一圈,在一次為期7~10天用單車做為交通工具,完成環台。」
 
廣義來說,單車少了大巴的框架束縛,肌膚感官等能更深切感受這塊土地的脈動,所以單車環島能體驗到與搭乘大巴不同的感受
 
筆者在單車旅行期間,體悟到可以結合大眾運輸來完成單車環島,並結合台鐵、高鐵、船或是大巴來完成15天的單車環島。


 
過去安排單車環島,基礎建議是每天以70~100公里為限,在環島路途中,有些路段改以台鐵替代,能讓單車更加深入一般大巴到不了的地方,而與單車環島相比,又擁有更多時間慢慢體會台灣生活和島嶼角落,在部分較無風景的路段改以搭乘台鐵,而增加行程,走入原住民部落、偏遠地區和蘭嶼、澎湖。
 
在這裡,根據近來車友喜歡的景點,綜合自己以往單車旅行台灣的經驗,提供以下15天的行程建議。


 
舉例來說,像是從墾丁到高雄、台東,建議可先騎車至枋寮,然後搭乘台鐵到高雄或是台東,而枋寮到台東的鐵道,在山間游走劃過海岸線,別有風味。
 
而台東和花蓮之間,若是想多花時間在原住民部落或是前往綠島、蘭嶼,可以搭乘台鐵,以跳點的方式,多花時間騎著單車在部落、田野間、山谷間漫遊,此時,與部落原住民的對話、山谷清澈的溪流、部落的雕刻頓時體會出這兒的台灣味。
 
當然有了時間前往綠島和蘭嶼,多了台灣離島的行程,在西部,有許多台灣歷史發展的足跡,且適合用單車做為交通工具巡禮,不一定要沿著台1線或台19線前進,像是老地方、古蹟生活的台南,有牛犁著養殖石蚵的沙洲和繁華一時的鹿港老街、藏在苗栗山裡的勝興車站、龍騰斷橋和被遺忘的角落,許許多多的地方,甚至在台北地區,可搭乘台鐵到瑞芳車站,然後騎單車到九份,沿著縣道102的山稜線道路,遙望蔚藍大海,這條路是台灣騎行愛好者的經典路線。


 
但要如何安排呢?建議拿出台灣地圖後,先圈選出自己想去的地方,預計要這裡待多久,上網了解哪些是其他車友推薦的路線,而這些路段可能是你盡量不錯過的,這樣行程上就有「點」、「線」,接著將這些點和線串起來,就是這次的單車環台路線。然後再把未提到、未推薦的路線作為搭乘台鐵、大巴的路段,這樣整個計劃就清楚許多。


 
但既然有安排搭車的行程,可別忘了先清楚調查搭車的路線和須搭哪班車,甚至是安排搭車時間!
 
最後,即使行程看起來沒有很滿沒關係, 「讓行程多點空檔,才有更多機會發掘驚喜,甚至能讓當地人介紹到在地人才知道的景點和玩法。」


 
記得先再次與住宿的民宿、背包客棧的老闆確認安排的大眾運輸是否能抵達或者進行電話確認,是否能攜帶自行車上車。最重要的一點,既然會搭乘大眾運輸,所以行李裡不能少「攜車袋」,因為在台灣搭乘諸多的台鐵、大巴,會需要將單車裝入攜車袋內,才能上車。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