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登山車大廠紛紛推出27.5寸規格,在MTB的世界面臨改朝換代之際,26、27.5、29寸各有擁護,車友們究竟應該如何選擇車款?在各項性能表現上,又是哪一種規格最佔上風?
為了讓車友一探虛實,單車時代特邀亞洲車神廖武雄,深度分析登山車未來的演化趨勢,穿越時空,讓雄哥帶我們從登山車的歷史娓娓道來吧!
從沙灘車(Cruiser)車胎引進26er系統
回顧登山車的啓蒙之初,征戰山地,最早使用的輪徑是從26寸開始,來自海灘車(Cruiser)的結構應用,這種車款車胎寬大(俗稱蘿蔔胎)著稱,搭配寬輪徑、剛性佳的特質,影響日後登山車胎的演化,不比今日多元的選擇,當時的輪徑仍以26X1.75寸、26X1.95寸為主,斷面寬度尚未出現2.1寸以上的規格。
沒想到吧,海灘車(Cruiser)竟然是登山車的原型
此時,雄哥也提到2位登山車界的傳奇人物:Gary Fisher和Tom Ritchey;他們被認定為登山車的發明人之一,前者為選手出身,首度嘗試了鼓煞、機車煞把與走線在登山車上頭的創新,後者則是走技術本位,生產登山車架數十年如一日,今日登山車的發展,從美國發跡的2人功不可沒。
Gary Fisher
Tom Ritchey(圖右)
雄哥分享:登山車小知識
你知道嗎?登山車誕生時,重量並非製造的第一考量。
車手把:因為缺乏避震系統的緣故,考量騎乘時的平穩,車手把從最早期海灘車的大刀把逐漸演化,發展成三角把的形式。
輪徑:從1970年代起,長達30年的時間,MTB一直是26寸的天下,陪著登山車走過90年代最風光的時刻。
變速系統:最早開發變速器的廠商SR SUNTOUR是自行車界的第一大品牌,直到Shimano開發出SIS定位變速系統,登山車才真正成為市場新寵兒,而後的STI拇指變速進退檔的設計,讓登山車更加好騎而安全,這些發明也奠定Shimano在今日自行車界的地位。
車手把:因為缺乏避震系統的緣故,考量騎乘時的平穩,車手把從最早期海灘車的大刀把逐漸演化,發展成三角把的形式。
輪徑:從1970年代起,長達30年的時間,MTB一直是26寸的天下,陪著登山車走過90年代最風光的時刻。
變速系統:最早開發變速器的廠商SR SUNTOUR是自行車界的第一大品牌,直到Shimano開發出SIS定位變速系統,登山車才真正成為市場新寵兒,而後的STI拇指變速進退檔的設計,讓登山車更加好騎而安全,這些發明也奠定Shimano在今日自行車界的地位。
避震前叉:1990年代,Rockshox推出第一支避震前叉,龍頭、車手把亦有別於以往的一體式,他們建立配件分離可替換的概念後,不僅風靡市場,產品也同步增加買氣,將全世界的登山車完全洗牌,舒適化的MTB,帶來更多車友進入自行車運動之列。
制動系統:1996年,Shimano首次開發出V煞,改良以往的懸吊式系統,避免煞車過寬可能踢到腳的問題,煞車靈敏度也同步增進;1999、2000年出現碟煞座,煞車系統正式整合,推陳出新的制動方式,規格化後,原先DH專用的碟煞也延伸到其他車款上頭,較V煞帶來更優越的排沙性,引爆第2波的換車潮。
All Mountain、Freeride出現後,讓自行車的分類更細,車手也得以依照車款,區分適用的騎乘路線,然而,這些過程並沒有明顯顛覆登山車界的走向,直到2008、2009年,29寸的輪廓開始浮現,很快地,29er在2年內竄起,加大的輪徑讓登山車騎乘更穩定;廖武雄強調,29寸適合歐美的高個子玩家上使用,相較於國外的山地選手,對於平均身高180以下的亞洲車手來說,駕馭29er不見得佔得到便宜。
2010年,29er的新輪徑尺寸正式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正當29寸風行車界,27.5寸的構想已悄悄萌芽,力求改造29寸無法達到的全面性。
登山車史上影響最大的變遷
進入27.5寸車款的世界,除了能一次達到接近26寸的輕量以及接近29寸的爬坡性能,馳騁林道當中的安全性也獲得升級,上坡提升爬坡角度,下坡也不用下馬牽車。可以鼓勵以往不入山林的登山車族群進入林道當中,享受MTB原汁原味的騎乘樂趣。
剖析27.5寸登山車
見證台灣登山車發展,雄哥親身測試不同輪徑的使用狀況,針對以下15個重點深入分析:
1. 下坡穩定性:對一般車友來說,駕上26寸的登山車跑林道,通常下坡不建議超過時速30公里;反之,27.5寸的車款在下坡時速40km以內,表現依舊相當穩定;在這一方面,因其突破障礙的能力極佳,29寸能達到最大的優勢。
Giant Trance Advanced 27.5
2. 爬坡能力:就攻佔陡坡的能力來看,26寸可突破約20度的陡坡,27.5寸達25度,29寸最佳,達30度,這是因為車胎的輪徑影響接觸面積,進而改變騎乘時的抓地力。
註:輪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除了與爬坡能力成正比外,越大的接觸面積,對於鏈條、花鼓的破壞性也同樣提升。
3. 越障礙能力:對於一般的越野新手來說,29寸最為穩定,但必須犧牲重量與剛性的訴求;相較之下,27.5寸越障礙能力的表現佳,26寸尚可接受。
4. 前輪打腳:29寸在爬坡時,車手重心朝前,前叉下壓後,外胎與雙腿的距離更接近,一旦打腳卡死,可能讓車手出現前空翻的狀況,而這一點在26寸及27.5寸的車款上不會發生。
5. 重量適中:26寸最輕,27.5寸稍重,29寸重量較26寸增加1公斤以上,為其最大劣勢。
Rockymountain Thunderbolt 750
6. 車架鋼性:26寸最為靈活,27.5寸後下叉長度適中,靈活度與加速性能滿足需求,29寸拉長各車架與輪組各部,難以兼顧剛性,想做出飛躍的動作也有困難。
7. 車把操控感:長途騎行後,26寸車把操縱感覺最為輕盈,27.5寸稍重,但不至於讓車手有腰酸背痛的感覺,29寸的感受最為明顯;廖武雄比喻,就像是長途開車後,如果方向盤過重,駕駛會有疲倦的感受,套用在自行車的車手把上,亦是如此。
8. 變速比需求:26寸、27.5寸的變速比分別為前24/後32t、前24後36t,而29寸輪徑因為加大了外胎,抓地力更好,驅動力與踩踏的功率都會增加,變速比前24/後36t,尚可滿足騎士需求。
9. 陡下坡能力:遇到陡下坡時,27.5寸輪徑對於160公分以上的騎士來說,不會因身高造成影響;26寸的限制更低,約為150公分;但當170公分以下車手騎乘29寸,遇到陡下坡時,可能出現車胎磨擦下襠的狀況,讓輪胎有煞車的效果,俗稱「襠煞」。
小提醒:發生襠煞時,車手可能因為疼痛難耐,雙腳不自覺夾持車輪,造成無預警的打滑。
10. 跳躍能力:26寸最為靈活、27.5寸尚可,29寸車架比例最大,造成拉抬前輪的困難。
11. 花鼓破壞性:26寸爬坡時,輸出功率過大時會造成空轉(打滑),力量瞬間釋放,不會破壞花鼓內部運作;27.5寸的抓地力與扭力介於中間,而29寸的抓地力最佳,輸出的扭力也最大,一旦爬坡力道超出負荷,花鼓可能產生「崩牙」的狀況,造成棘輪的損壞。
12. 鏈條破壞性:同樣考量爬坡的輸出功率,29寸車款對於鏈條的挑戰性最大,26與27.5車款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13. 騎行能量損失:騎乘當中,26寸的抓地力能力最差,損失的能量最少,27.5寸尚可,29寸車款的騎乘感受最為強烈。
14. 後避震行程:過大的輪徑造成後避震行程縮短,29寸縮短行程(3~5寸)後,騎乘感受更佳顛簸;相對來說,27.5寸的輪徑,後避震介於3~8.5寸之間,符合突破障礙的舒適性;26寸後避震行程可達3~10寸。
15. 市場亮點:27.5寸的新輪徑為26寸升級版,堪稱「最佳化」的登山車,能符合全世界多數人口的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知名大廠紛紛走向27.5寸的原因,29寸也有其亮點,但受限於身高所囿,無法符合所有人的需求;目前,27.5寸車款已經做到功能升級,並持續在重量上尋求突破,27.5寸會是登山車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