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騎入在地台灣味

在街頭巷弄、部落村莊、田間小徑、一間製茶莊


發布時間:Sep 09,2013 8:00 作者: 吳冠霖

自行車環島不再只是順著台1線台9線繞一圈,也不再只是選擇這些路段上的城市、鄉鎮停留,甚至走馬看花,而是去一般車友不去的地方。

第一,去了這裡,別僅是看風景,用不同的角度和玩法,認識在地。

第二,除了大景點,在街頭巷弄、部落村莊、田間小徑、一間製茶莊等,能發現具有台灣味和台灣精神的地方,而自行車環島可以不侷限巴士的班車路線和時間,到達這些其他人不容易前往的地方。

 
以一趟自行車環島作為舉例, 從台北出發,逆時針前進,若是來到苗栗,在縣道119這裡有許多座落在田園裡的傳統客家庄三合院,而在靠海的鐵路旁,則藏著寧靜的防風林道路和沿著海岸線前進的鐵道,有時能巧遇正在挖石蚵和採集貝類的人家。





若是來到日月潭,可別簡單的完成環湖一圈,若是能在這待一天,別錯過清晨的薄霧和日落走在蔣介石當年思考台海兩岸的步道上,以及到貓蘭山的紅茶園,到製茶廠親自嘗試製茶過程,或者在白天划著獨木舟,慢慢享受親山傍水的優閒;到了鹿港,走過老街,別忘了品嘗傳統的麵茶和鹿港當年逢年過節請客的鹹蛋糕,還有逛逛台灣燈籠起源的燈籠店


彰化還有個地方,叫做芳苑王功,這裡有全球僅存用牛來犁蚵田的養殖方式,搭乘牛車在沙洲上,理解台灣的養蚵故事。

來到嘉義東石,搭著竹筏在朴子溪,聽著美國哥說著鰻苗的故事和踩踏沙洲近距離欣賞水鳥,以及認識台灣最大的養蚵基地,夜晚在東石的民宿和主人一起烤肉烤石蚵,早餐在三合院品嘗農家早餐。


 
故事繼續往南走,來到台南,去南鯤鯓的代天府朝拜,接著搭乘四草竹筏穿越紅樹林隧道;來到高雄,到舊鹽埕街區的市場找小吃,還有到旗津中洲找尋用珊瑚礁搭建的老房子,別錯過在壽山野生台灣獼猴,他們會陪你看夕陽或是眺望市區街景。



到了緊臨太平洋的遺忘部落,屏東旭海,這裡的社區發展協會帶你體驗在地生活,起床跟著在地人吃海鮮早餐泡著旭海溫泉台東鐵花村,發現多元族群的和諧創作藝術,在這裡靜靜地坐著聽歌,或是到二手書店晃晃;接著往花蓮的路上,可選擇沿著太平洋或是走花東縱谷

太平洋海岸線藏著許多原住民部落,看見用漂流木、竹藤製作的器具和家具,還有在夜晚與原住民一起歡唱;經過花蓮,走過蘇花,在蘇花底下有個東澳粉鳥林與南澳部落,傳統的漁業生活以及泰雅部落,跟著這裡的民宿主人去私房景點,到太平洋的鵝卵石海灘聽海濤,到神祕谷打獵、到野溪溫泉享受寧靜的午後或夜晚。


 
從體驗在地玩法,參與台灣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部落發展基金會和民宿主人的在地小旅行,到跟隨在地人的腳步去在地的街頭巷弄小店,會發現這裡的生活趣味、在地故事和與在地人互動的難得經驗。要如何找尋這些不一樣的旅遊行程?可從「台灣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相關行程」關鍵字去尋找,先從環台路線上的附近「地名」作為關鍵字尋找,若是不知道那些地方有社區發展協會,也可透過預訂的民宿詢問。
 
這一趟下來,不怕你自行車環島只是走走停停,或是一路踩下去,也不僅欣賞風景、歷史古蹟和美食小吃,能理解「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旅行的時間不夠用沒關係,留有遺憾,下次才有再來的理由。



最後建議,看完這篇後,可參考「單車環島別堅持全程騎單車 讓單車環島更有趣」這篇文章。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