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緣起
兩個從未去過紐西蘭的台灣人,憑著一股熱血,決定花兩個月的時間,完成這趟環紐西蘭的旅行。
Mick(左)與Andrew(右)帶著行囊,準備出發
Mick說,身為台灣人必須要完成三件事:單車環島、爬玉山、游日月潭。於是大四那年,他替自己規劃了一趟單車環島旅行。Mick透露,自己當時很喜歡瀏覽蛙大的部落格,當時蛙大也出了一本書,叫做《島內出走》,讓熱愛攝影的他看了特別感動,毅然決然踏上單車環島的旅程。
「規劃的過程就感覺已經出發了,旅程結束後,我發現,台灣沒有變,而我卻改變了。」Mick發現自己變得更獨立,因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處理,不能說放棄就放棄。「我喜歡攝影,更喜歡單車結合攝影,我發現環島後,自己拍出來的畫面也不同了。」Mick說。
在旅程中,Mick發現了只有單車旅行才看得到的視野,也讓他愛上這剛剛好的旅行速度。上了研究所,某位助理學長知道他愛騎車,於是鼓勵他,畢業以後一起去騎環法的路線,這個提議,種下了日後Mick島外出走的種子。
島外出走_前往紐西蘭
紐西蘭政府對單車旅行的支持有目共睹,紐西蘭國家環保局(DOC)從2010年便開始著手整合出國家級的完整自行車道,與當地機構及社區團體共同推廣,擴及南島及北島串聯著名景點,並將這張共有18條的密網命名為“旅程”(Nga Haerenga)。Mick說,紐西蘭的單車道與台灣不同,當地重視環境保育,利用天然地形打造的車道,讓騎經這些地方的人徜徉在天然單車道中,享受探險與刺激。
(C)nzcycletrail
恰好現在南半球是夏天,時間規劃剛剛好,於是,Mick說:「就是紐西蘭了。」路線規劃與相關旅行資訊,都是透過紐西蘭官方網站,以及CYCLING NEW ZEALAND這本書,裡頭包含住宿、單車維修、路線規劃、坡度高度甚至是氣候,書裡頭應有盡有,不愧是旅行書的聖經。
路線規劃全靠手上這本旅行聖經
出發前的緊張與不安
其實想要出國騎車的人很多,因為大家都會覺得這件事很酷!但真正做的人不多,因此,Mick與毓修想透過自己親身體驗後,讓大家知道,到國外騎車到底應該要如何規劃,可以怎麼玩。
「剛決定要去,只是憑著一股熱血,但真正準備後,從機票到任何一件小事,每件都要親力親為,每一關都是難關。」Mick說。從決定到出發,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兩個人練體力、準備行囊、找贊助、規劃行程等,非常忙碌,最近的心情更是隨著紐西蘭的匯率七上八下。
這次旅程,車子和許多配件全數更新,也花了不少錢
「最擔心的是被冷死!」Mick說,因為經費有限,兩人的旅程以帳篷為家,大約一星期住一次旅社,雖然紐西蘭現在是夏天,但溫度僅有13、14度。紐西蘭雖是單車勝地,但天氣對台灣人而言,並不十分友善。
兩人睡的帳篷
「感覺一直在準備,但心裡仍然覺得還有什麼沒做。」Mick說。面對未知的國家與旅程,儘管做足準備,Mick與毓修仍然有些焦慮。幸好毓修有親戚在當地,可以協助他們在辦理銀行開戶、給予路線規劃建議與旅行資訊。
有點不一樣的旅程
談到旅程,Andrew最興奮的是,他們規劃在當地挑戰紐西蘭的極限運動。紐西蘭地形豐富,當地人又喜歡冒險,開發出很多很酷的東西,例如高空彈跳就是緣起自紐西蘭。「這次去,我們很多旅費都花在這些極限運動上,像高空彈跳、泛舟等等。」
對Mick而言,他不是為了以單車完成什麼壯舉而從事單車旅行,單車只是他旅行的工具。「不是刻意要和別人不同,只是希望可以玩得很深入,有快也有慢。」因此他們規劃的路線也有些不同,捨棄需要騎行很久、卻沒有值得探訪的路段,改以巴士代步,可以省下幾天的時間,到更有趣的地方。
11月26日晚上11點,Mick與Andrew的島外出走,從台灣出發,帶著家人的關心、朋友的祝福、自己的夢想,前往紐西蘭進行兩個月的環紐西蘭旅程。
女友送護照套當禮物,讓Mick很感動
Mick的阿公親筆寫下的叮嚀話
★單車時代將不定期在粉絲專業露出他們的蹤跡,一起見證他們的旅程,12月,讓我們跟著Mick與Andrew一同環紐西蘭。礙於國外使用網路不易,(加上兩人夜宿帳篷如此克難...)Mick與Andrew回國後,將會與大家分享一路上的旅行遊記,請期待他們的島外出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