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身材不錯,實則擁有高體脂,你是「泡芙」人嗎?
不少現代人偏好節食,卻因缺乏運動習慣,造成假性苗條的偽身材,身體健康卻已亮起紅燈。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從體脂肪的分解開始談起:
一日之計在於晨
廖歆迪說,體脂肪的分解,通常會在空腹、低強度的運動的狀態當中啓動,例如早起20分鐘的慢跑或自行車騎乘,能顯著提升血液當中自由脂肪酸的濃度,是分解體脂肪的第一個步驟,特別適用於還沒建立運動習慣的你,或是常運動但身形又瘦不下來的案例。

現代人忙著節食,卻忽略了其實往往「看起來瘦不是瘦」
(c) Flickr - Robert McDon
小知識:假如你的運動強度較高,例如重量訓練或競賽,一般健身教練會建議先攝取碳水化合物;但若是針對基礎體能的提升或體脂率的改變,以空腹的效果較好。
兩段式的運動節奏
打個比方,廖歆迪建議我們出門練車時,可以先採空腹、低強度的步調進行,在1小時的時間過後,再去攝取碳水化合物,一頓容易消化的早餐會是不錯的選擇,而後再帶入中、高強度的訓練,如此一來,就能使用到血液中高濃度的脂肪酸,「有氧能力」與「競技能力」也能雙方面兼顧。

想要減脂,應該先以低強度運動開機後,再來享用早餐
(c) Flickr - cherrylet
(c) Flickr - cherrylet
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當中,肝糖首當其衝,接著消耗的血糖,是乳酸、氨基酸、自由脂肪酸透過糖質新生(gluconeogenesis)的過程,產生的燃料來源;假如自由脂肪酸的濃度足夠,血糖的回復自然也就事半功倍,恢復機轉變好,訓練的效果自然能表現出來。
分段式的訓練,安排約2個半小時的時間,就能兼顧基礎體能與競技能力的提升,此時,身體總脂肪的消耗也在同步進行當中。假如你只有早、晚各一段時間,進行兩段式操作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早上只要撥出20分鐘的空閒時間就可以了,相信大家都做得到!

假如工作的距離不太遠,不妨考慮單車或步行上班,就能輕鬆達標
(c) Flickr - Iain Farrell
廖歆迪補充:「雖然利用的時間不同,無論是從事有氧或無氧運動,都能有效使用到脂肪酸。」有氧運動是在運動當中,而無氧則是在強度降下來的恢復期,也就是「糖值新生」的過程當中。

早上的運動不僅減脂,還有助於下班後的熱身,讓身體蓄勢待發
(c) Flickr - Håkan Dahlström
(c) Flickr - Håkan Dahlström
最後提醒大家,假如有心要改變體內的代謝機制,必須給自己數週到一個月的時間,而後再加入中高強度的訓練內容,脂肪利用的效率會更好哦。
報導協力:Vigor力格運動健護中心 - 廖歆迪
- 力格運動健護中心運動健護教練
- 國立清華大學自行車社指導老師
- 國立體育大學競技運動與教學研究所畢業
- 2013 ISBS國際運動生物力學研討會論文口頭發表 (Kinetic Properties and EMG Activity of Normal and Over-Speed Pedaling in Track Sprint Cyclists: A Case Study)
- 2013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隨隊按摩師(台灣申騰美利達)
- 2010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隨隊按摩師(CKT Tmit Champion System)
- 102年場地菁英積分賽(二)爭先賽第六名、一公里個人計時第五名
- 98年全國運動會台中市代表隊